小心!清明時節(jié)慎防進食野菜中毒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明天就是清明節(jié)了,往年,在踏青、郊游、祭祖掃墓時節(jié),也是野菜等植物中毒高發(fā)季節(jié)。廣西疾控發(fā)布提醒:不要采食不認識、不安全、不適合自己身體特點的野菜類植物,慎防因進食野菜等植物中毒。
引起中毒的常見野菜植物
疾控專家提醒,蕨菜、商陸、菊三七、毒芹、馬桑果、斷腸草、黃獨果根、藜蘆、鮮黃花菜、化兒草等,都是引起中毒的常見野菜植物。
蕨菜春雨過后,山上的蕨菜會瘋狂生長。蕨菜是很多市民喜歡進食的一種植物。蒜蓉辣椒炒蕨菜、臘肉炒蕨菜是不少市民喜歡放上餐桌的菜肴。
廣西國際壯醫(yī)醫(yī)院治未病中心主治醫(yī)師李筱提醒,蕨菜也叫龍頭菜、如意菜,在春季很受歡迎。蕨菜富含礦物質(zhì)鉀和胡蘿卜素,但研究表明,蕨菜具有致癌性。蕨菜的主要致癌物質(zhì)為原蕨苷,屬于2A類致癌物。也就是說,已經(jīng)證實會引起動物癌癥,但是對人致癌證據(jù)還有限。
原蕨苷主要集中在蕨菜的頂部,也比較怕熱。新鮮的蕨菜去除頂部后,在90℃以上水中焯30秒,就能將原蕨苷含量降低為零。
另一種食用方法:可以將蕨菜腌制后食用。用5%以上鹽濃度腌制3天以上或者發(fā)酵3天及以上,也能降低原蕨苷的含量,甚至降低為零。
常見野菜等植物中毒癥狀及致病特點
疾控專家提醒,發(fā)病與否、癥狀輕重與進食量和品種密切相關。例如一次性大量(如15~75克,有個體差異)食用有毒野菜等植物,可在30分鐘左右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重者還有口唇發(fā)麻、四肢無力、血尿、黃疸、呼吸困難、循環(huán)衰竭、抽搐、癲癇、意識障礙等,甚至危及生命。
一點紅應急處置措施
李筱提醒,誤食有毒植物后出現(xiàn)不適癥狀時要馬上停食、催吐,并緊急送醫(yī)院救治。如果食用前拍有食物照片會更好,醫(yī)生更容易著手處理中毒。
疾控專家提醒,催吐時可用手指、雞毛或其他代用品碰觸中毒者咽部,也可用筷子、勺柄等物壓迫其舌根部催吐,直至毒物全部吐出為止。對癥狀嚴重者,要馬上送醫(yī)院或打120緊急救治。
雷公根溫馨提醒
不采摘、不購買、不進食不熟悉、不安全的野菜等植物。不要在公路旁、水溝邊、化工廠、垃圾場周圍及剛噴灑過農(nóng)藥的農(nóng)田附近等區(qū)域采摘野菜;不購買不認識的野菜;食用野菜前,最好先了解不同野菜的性味及藥用價值,不要隨意品嘗不熟悉的野菜,有肝、心腦血管疾病、胃病等病史人員,更要慎食或不食野菜。
科學加工,控制食量。盡量不生食野菜。科學加工野菜,部分野菜經(jīng)水焯或浸泡足夠時間去除天然毒素再烹飪才能進食。食用前最好拍照留存野菜等植物照片。食用時要控制食量,不要一次性大量進食野菜等植物。
魚腥草和車前草加強食用野菜等植物知識學習,正確識別安全的野菜,選食適合自己身體特點的、有安全保障的野菜。
不認識的植物莫亂采來源:南寧云—南寧晚報 記者 葉禎/文 宋延康/圖
編輯:盤瑤
校對:黃登
責編:覃鳳妮
冷鏈服務業(yè)務聯(lián)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wǎng)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