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牌賦能鄉村產業建設,長安打造跨界公益新范本
進入2023年,似乎整個社會都陷入了一種焦慮和茫然的情緒之中。一方面,是部分企業裁員導致人們對未來生活預期的降低,諸如“年輕人擺地攤”、“程序員送外賣”等等新聞詞條屢見不鮮;另一方面,國家鼓勵各地政府刺激消費,但以汽車產業為例,盡管“價格戰”如火如荼,但整個3月的汽車銷量未見有好轉,甚至出現了“產、銷、盈利”集體下滑的趨勢。
我們認為,要想提振消費信心,還是要從根源上提升居民收入,重振民眾對生活的期待。
年初一部名叫《去有風的地方》的電視劇火爆全網,其中男主角就是從大城市回歸大理,利用自己的人脈和經驗優勢,通過直播短視頻吸引游客,組織當地手藝的匠人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動整個小鎮制造業、旅游業的產業發展,不僅讓當地居民收入提升,還鼓勵了在外地打工的年輕人回鄉創業。
這無疑更符合健康可持續的社會發展價值觀,不少網友都將其稱之為“鼓勵青年回鄉創業”的主旋律電視劇,當然也有部分人吐槽男主光環太強,僅靠一人之力根本無法推動整個小鎮的建設發展。如果“男主”背后有企業和團隊的支持,整個故事就會合理很多。
而在現實中,在重慶酉陽,比電視劇劇本更真實的鄉村建設公益已經“落地開花”,幕后英雄是那個叫朱華榮的男人和其背后整個“長安汽車”的運營和渠道團隊。
3月28日,在重慶市酉陽縣桃花源,身為全國人大代表、長安汽車董事長的朱華榮親自系上圍裙,拿起鍋鏟,通過鏡頭向觀眾展示酉陽茶油飄香、健康無污染的產品實力。同時,在活動現場,長安汽車還與酉陽縣人民政府、酉州油茶科技有限公司現場簽署了《可持續發展幫扶協議》,進一步借助長安品牌在渠道資源以及管理上的優勢,賦能鄉村產業發展。
以這次活動和定點扶持茶油產業發展為切入點,我們能看到長安汽車秉承“品牌賦能、授人以漁”的新公益思路,和其肩負企業社會責任,推動全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熱血和堅持。
正如長安汽車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袁明學在簽約儀式上的致辭,“161年的長安,始終與民族同呼吸、共奮斗,在向第二個百年目標奮進之際,長安汽車將時刻銘記使命擔當,積極響應上級號召,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探索具有重慶特色的城鄉融合發展道路貢獻長安力量!”
1
渠道和管理優勢雙重賦能
地方經濟建設和汽車產業發展的本質相同,不僅產業自身要具備優勢,同時還要有廣泛的渠道網絡和強大的營銷體系,將產品的優勢傳播出去。
而酉陽,位于位于渝、鄂、湘、黔四省(市)接合部的武陵山腹地。憑借得天獨厚的地質優勢,歷史上酉陽的茶油就分銷至江浙等富庶地區,但由于地方缺乏專業的園林管護技術和現代化加工工藝,漫山遍野的油茶樹林雜草叢生,地方并未形成規模化的茶油產業。
而在國家鼓勵地方積極發展地方產業的號召下,酉陽地方政府積極招商引資,在酉陽全縣打造了2個2萬畝、4個1萬畝、6個5千畝的高標準油茶示范基地,同時與中國林科院亞林所深度合作,啟動建設了2個國家級高產油茶示范基地,形成了規模化的茶油產業集群。2020年,酉陽茶油還獲得了“重慶市優質氣候農產品”稱號,2021年獲得“重慶市優質扶貧產品”稱號和“中國木本油料影響力地理標志產品”認證。雖然茶油產業雖然形成了規模,但由于缺乏渠道和推廣經驗,本地茶油優勢并未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推廣。
而這些,正是長安汽車的強項和貢獻所在。2021年7月,長安汽車鄉村振興定點幫扶酉陽茶油合作項目正式啟動,為了實現酉陽茶油的可持續發展,長安汽車計劃從品牌傳播、拓寬營銷渠道、科學管理體系建設三個方面著手,幫助酉陽茶油成為中國油茶行業的知名品牌。在品牌傳播上,長安汽車依托自身強大的品牌形象,多媒體營銷推廣經驗和推廣平臺,提升酉陽茶油的知名度。2021年7月,長安汽車通過策劃長安汽車、酉陽縣人民政府、酉陽縣酉州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署《鄉村振興定點幫扶合作協議》活動,讓酉陽茶油受到來自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人民日報客戶端等眾多主流媒體的重點關注,使得酉陽茶油“一夜走紅”。
同時,長安汽車還邀請用戶和媒體一起,為酉陽茶油打造了抖音和頭條等多維度傳播陣地,并通過通過優質內容(如紀錄片、短視頻、MG動畫等),為酉陽茶油建立品牌價值,提升品牌形象。在拓寬渠道方面,長安汽車不僅利用自身的營銷渠道采購茶油作為企業促銷品,還動員5000家經銷商、4700家供應商等合作伙伴介入鄉村振興活動;同時利用車展等平臺展示、推廣和促銷酉陽茶油,助力酉陽茶油品牌知名度和銷量的雙重提升。
而在科學管理體系建設方面,長安汽車通過系統指導和人才培訓等方式,為茶油產業提供專業、系統化的管理支持。資料顯示,長安汽車在仔細分析茶油行業、酉州生態的實際情況基礎上,精心匹配長安管理體系,幫助其建立了一個具有一定領先水平和簡單實用的1.0版數字化管理體系。人才培訓方面,從2021年9月開始,長安汽車邀請20余人進入長長安公司大客戶、4S 店、新營銷、品牌等部門,學習長安汽車的營銷渠道經營模式、品牌傳播運作模式,此外還有12 名骨干員工直接參加長安學習中心舉辦的通用和營銷兩個方向的經理級繼任者培訓班學習。
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通過專業、體系化的指導,2022年酉陽茶油產業全年營收從2021年的7105萬上升至1.26億(其中長安汽車貢獻促銷分別為2700萬、3268萬),幫助酉陽茶油鞏固行業前十位置,樹立酉陽茶油的品牌形象。更重要的是,長安汽車幫助酉陽油茶建立了科學管理體系的長效機制,間接幫扶酉陽5萬戶近20萬茶農收獲了第一筆茶油紅利,其中有5313戶18595人因此脫貧。
2
從物質幫扶1.0到授人以漁3.0
踐行社會責任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基石。作為以“引領汽車文明,造福人類生活”為企業使命的長安汽車,早在20年前就開始策劃各種形式的公益活動。資料顯示,在近二十年的公益事業里,長安汽車策劃過老區辦學、城區便民橋、種綠化樹等數百個公益活動,也嘗試過偏遠農村帶貨、保護母親河、災區助學、景區植樹等若干公益活動,累計投入超過3億。從公益活動的形式來看,長安汽車也從最基本的“物質幫扶”,到助推產業的“親自帶貨”,再到深入企業體系建設的“管理培訓”,實現了公益事業跨越性的進階。可以說,長安汽車已經建立了一套值得推廣的公益事業模版。具體來看,除了前文中提到的定向扶持茶油產業發展,長安汽車的公益腳步遍布各個領域。直接的物質幫扶方面,長安汽車累計撥付幫扶資金4200余萬元定點支持云南瀘西、硯山,重慶酉陽、彭水等地。
2022年重慶山火引發全國關注,長安汽車不僅積極組織救援,向重慶市慈善總會捐款1000萬元,定向用于森林火災災后生態重建。今年植樹節,長安汽車還特地發起了“共建青山計劃”,攜手環保部門、第三方社會機構、用戶粉絲、長安員工,以及4000多家上下游產業鏈合作伙伴,長期、持續地開展綠色公益活動。而在此之前,長安汽車每年也都會堅持義務植樹,組織志愿者種植“智慧林”、“北斗天樞林”等具有環保意義、文化特色的樹木。圍繞環保主題,長安汽車還發起了“益起愛河”水資源保護公益行動、堅持贊助馬拉松、發起知音伙伴體驗官2021年CEVR探營暨環保公益行活動,以實際行動呼吁全社會共同建設護衛綠色家園。
同時,在教育方面,長安汽車也堅持科技教育進農村,組織技能大師深入云南技師學院硯山分院、瀘西分院,深化校企合作、援建希望小學,通過授課、邀請來公司培訓、錄用畢業生等方式,以教育扶貧、知識扶貧為重點,有助于當地實現脫貧致富。從以上種種公益措施來看,長安汽車的公益行為一直是長期的,是以可持續發展為基本前提的。
尤其是通過酉陽茶油產業扶持項目,長安汽車已經實踐并摸索出了一條真正能夠幫助新農村建設、助推產業持續發展的新公益進階之路,建立“可持續長效發展機制”,實現“品牌賦能”。這樣的公益形式并不是普通企業能夠辦到的,必須有強大的品牌形象,產業規模和完善的管理體系做支撐,而長安汽車結合品牌對市場的了解、強大的渠道和營銷推廣經驗,將公益事業落到實處,從根本上解決地方產業發展“難點痛點”的公益理念,也值得推廣至所有行業和企業。
“
結語
實際上,長安汽車不僅從集團層面積極履新社會責任,在酉陽茶油產業、綠色山林、科技教育等各方面積極推動可持續發展建設,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也在今年兩會上帶來《關于解決“托幼”和“養老”問題的建議》,并呼吁社會關注職場心理健康、“三孩政策”配套措施等話題。
這充分彰顯了長安汽車作為國企的責任、擔當和格局,也可以理解長安為什么能成為中國汽車品牌的TOP,在智能低碳、積極打造綠色健康產業、推動可持續發展領域,樹立引領行業發展的榜樣力量。要知道,家道興旺,國強民安,百姓才能安居立業、穩定消費。長安汽車通過踐行社會責任,將經濟、環境、安全、社會等責任貫穿研發、生產、供應、銷售等全業務鏈,已經幫助局部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奔向共同富裕。隨著產業模式的拓展和這種公益形式的普及和推廣,長安汽車將持續為社會公益貢獻力量,為企業踐行社會責任樹立模范作用。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