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旅觀察:杭州真是“美食沙漠”嗎?
龍井蝦仁 李鑫 攝
中新網杭州4月9日電 題:浙江文旅觀察:杭州真是“美食沙漠”嗎?
記者 王題題
近日,“杭州懸賞100萬元擺脫美食荒漠”等消息在網上引發諸多熱議。
而事情的起因是,浙江杭州日前召開了一場“推進餐飲業高質量發展宣傳工作專題會議”。會上特別提出:將組織制定杭幫菜菜系標準,并對主導制定完成杭幫菜國際標準的單位給予不高于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那么,杭州為何要懸賞100萬元?真的是為了擺脫“美食荒漠”嗎?
對于該熱議,杭州有關部門負責人予以回應:杭幫菜起源于宋朝,有近千年的歷史,具有源遠流長的歷史底蘊和兼容并蓄的城市特征,是杭州餐飲業的底色和招牌。目前不是從無到有的問題,而是如何提升的問題。
那么,杭州又為何會被認為是“美食荒漠”呢?是杭幫菜種類不夠多?還是味道不夠好?
記者在某社交網站上注意到,有不少網友吐槽杭州美食。比如“都2023年了,杭州官宣本地美食還揪著龍井蝦仁、西湖醋魚不放,這幾道菜用心做起來是好吃的,但大部分店真的做不好。”
三絲莼菜 李鑫 攝
又如“杭幫菜非常依賴時令和慢工,現代餐飲工業很難把其本味傳承下來;同時愿意做正宗本地菜的人少之又少,不少好味道逐漸消失。”“杭州是怎么做到‘各地美食到杭州后都是又貴又難吃的’?”
中國烹飪大師、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烹飪學院副院長李鑫認為,杭幫菜非常講究時令,菜品原料選擇講究,烹飪有技巧和難度。如果其中一個細節發生變化,將導致成菜不符合標準。
“比如龍井蝦仁,茶葉是明前的龍井茶,蝦仁要手剝的河蝦仁。如果有經營者為了迎合大眾消費水平,換了其中的原料,也是就導致大眾嘗到的菜品并非真正的龍井蝦仁。”李鑫打比方說,這或許是杭州被吐槽“美食荒漠”的一個原因。
除上述原因外,李鑫直言,“美食荒漠”的評判標準是什么,需辯證去看待。畢竟“眾口難調”,不同的人對美食的定義和喜好是不同的,有些人追求地道的本土風味,有些人喜歡嘗試異國的美味,有些人注重健康和營養,有些人只求物美價廉。因此,“美食荒漠”這個詞語本身帶有主觀和相對的色彩,不能一概而論。
“這就好比‘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杭州中高端消費水平的美食很多,但大部分游客來杭州旅游更傾向于中低端消費水平的飲食,這也是杭州所欠缺的,因此他們才會吐槽杭州是‘美食荒漠’。”全國知名飲食文化專家、浙江旅游職業學院廚藝學院何宏教授分析說。
杏干山藥 李鑫 攝
且不論這樣的吐槽是基于何種心態,但值得深究的是,杭州被冠以“美食荒漠”背后,其反映出的杭幫菜所存在的問題。
何宏覺得,大眾對于杭州“美食荒漠”的刻板印象是源于其對杭州大眾飲食、普通飲食的渴求。“杭州并不缺中端消費水平以上的美食。與其他地方相比,杭州的大眾飲食、普通飲食做得不行。”
至于如何打破“美食荒漠”這一刻板印象?何宏建議,杭州要打造一些與普通民眾生活相關的美食街區,比如揚州、蘇州那種小吃街區,以中低端為主,更接地氣。
李鑫則認為,“美食荒漠”是在倒逼杭州餐飲行業的就業者要向高質量高標準發展,不能隨意不按標準地烹飪菜品。也倒逼著該行業的經營者要按照規范標準經營。
為了更好地做好杭幫菜的傳承創新工作,李鑫建議,政府有關部門要對城市布局定位進行研究和探索,可以學習一下成都市的餐飲業態布局。同時,像樓外樓、杭州酒家等百年老字號餐飲店要承擔起杭幫菜發揚光大的責任,可選擇在武林商圈、大學城等人流量大的點位進行布點,定向推薦一些有意義的杭幫菜產品。
“如今的外賣受大眾青睞,你也點外賣,我也點外賣。”因此,他認為,杭幫菜品牌餐飲店可對標廣州的酒家,開發一些適合外賣的杭幫菜產品,在電商領域占據一席之地,讓杭州的美食通過電商渠道覆蓋全國。-完?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