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涌現更多“美食+”新業態
胡建兵
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等11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指導意見》,提出引導地方特色食品產業與康養、旅游、科普、娛樂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創新業態;將地方特色食品消費元素嵌入夜間經濟、大型商業綜合體等消費場景和載體,打造多元融合消費場景。
我國幅員遼闊、資源稟賦豐富,源遠流長的中華飲食文化,滋養和催生了大批極具地方特色的“舌尖上的美味”,也孕育出諸多極具地方特色的食品產業,形成了鮮明的“產品-產區-品牌”映射關系,在穩就業、惠民生、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此次《意見》作為國家部委出臺的首個聚焦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專項文件,明確提出打造集食品品鑒、文化創意、社群交往等功能于一體的地方特色食品消費場景,正是要鼓勵各地積極培育更多“美食+”新業態,使其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拉動內需、促進消費的有力抓手。
食品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性產業,也是保障民生的基礎產業。這段時間,青團跨界營銷讓各種口味“入芯”、淄博燒烤火爆“出圈”、《狂飆》帶火了廣東腸粉和豬腳面……“美食+社交”“美食+影視作品”等新業態,不但提升了地方特色食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還激活了當地的旅游消費活力,足見“美食+”新業態的巨大潛力和發展空間。
《意見》中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百億龍頭、千億集群、萬億產業”的地方特色食品發展格局。期待涌現更多突出地域特點,體現當地風情的“美食+”新業態,引領推動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鏈向高端攀升,向新場景和新賽道延伸,充分釋放產業發展潛力。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