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骨藕湯1年賣了3億元,年輕小兩口推“火”武漢預制菜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4月4日訊(記者孫珺 見習記者李伊玨)良之隆?2023第十一屆中國食材電商節日前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吸引了27萬“好吃佬”前來趕集。“進場排隊停車就等了半小時,除了專業觀眾,還有不少市民聞香而來,預制菜這幾年在零售端增長迅猛。”一名參展商說。
2023第十一屆中國食材電商節上,預制菜人氣旺。 見習記者李伊玨 攝
熱一鍋排骨藕湯,溜一盤香酥武昌魚、燴一袋麻辣蝦球……一頓美食下來,不到5分鐘。這兩年,預制菜走進越來越多的普通家庭。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從2445億元增加至3459億元,預計到2026年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其中,C端市場將超過4000億元,具有蓬勃發展潛力。
全自動煨8小時,撒點蔥花就開喝
排骨藕湯1年賣了3億元
“預制菜其實前幾年就有了,就是大家說的半成品菜。這幾年,生活節奏加快,‘95后’‘90后’小家庭‘手殘又要有點儀式感’,但接近2小時的做菜流程勸退了他們,預制菜由此異軍突起,從餐飲酒樓延伸到了普通消費者家中,分類越來越細,有了即食、即熱、即烹、即配四個分類。”記者在食材電商節上,多個參展商如是說。
一碗地道的藕湯,智慧車間“煨”了8小時。 見習記者李伊玨 攝
“預制菜的‘甩手程度’從60%上升到了95%,比如藕湯撒點蔥花,熱一熱就可以吃了。”湖北華貴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福源道,企業做了十年的藕帶加工,這兩年捕捉到了藕湯的商機。為還原地道藕湯味兒,公司足足研發了3年多,聯合武漢高校和科研院所選育出新品種,藕的斷面掛絲密長,口感粉糯綿軟。“我們反復試驗上萬次,熬煮溫度一度一度微調,每道工藝精確到分鐘,還要預留出消費者加熱的時間和口感。”清洗、分揀、殺菌、煨湯……經過8個小時,一罐罐藕湯在智能化生產線上就“煨”好了。他們的產品亮相三年,湖北、湖南、廣東、浙江、江蘇等地消費者最愛喝,“一年賣了3億元,目前羊肉藕湯、牛肉藕湯在加速研發中”。
專注小龍蝦產業的湖北萊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市場負責人介紹,加工車間里篩選、稱重、擺盤……隨著灌裝、包裝、包冰等全自動機器的不斷引進,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以前是人工加料,現在是全自動加料、全自動打包,不僅能降低成本,標準程度也會更高”。
從家庭餐桌到野外露營
預制菜正在“解放”吃飯場景
預制菜市場的持續飛速發展,帶動了諸多食材向產品化轉型,趨于標準化、品牌化。同時,預制菜消費人群結構、需求也多元起來。
中百倉儲里,下午下班的時間段,不少年輕小兩口在冷藏柜里“尋寶”,全家福、臘肉炒泥蒿等經典湖北菜快手可制;盒馬門店里,應季的春筍炒臘肉、香椿苗拌桃仁、油炸蒲公英等也頗受年輕家庭歡迎。“我切出的土豆絲都像棍子,廚藝實在拿不出手,偶爾來點預制菜,相對快、健康一點,還能做幾個像糖醋里脊這樣的硬菜。”一名年輕男士打趣道。記者看到,錢大媽、天禧佳生活超市中也有預制菜在售,預制菜中肉類居多,且多為宮保雞丁、牛柳等常見菜品,購買人群多是一些年輕人。
錢大媽店鋪、天禧佳生活超市正在售賣預制菜。 見習記者李伊玨 攝
“在消費人群結構上,女性、年輕用戶帶動了預制菜的快速增長。”國內海鮮水產上市企業國聯水產預制菜C端負責人瑞妮介紹,近兩年,零售端增幅翻了數倍,增長幅度超過行業端的中餐酒樓、宴席、火鍋、西式快餐、宵夜等場景。“我們進入到了小區門口的提菜點、超市、全渠道的網絡平臺,全面捕獲年輕的‘懶癌患者’。”她笑道,不光是方便、快捷,人們對預制菜的營養、口感、顏值要求都提高了,單品不斷出新才行。比如,為適應“Z世代”需求,去年就推了菠蘿烤魚,酸酸甜甜椒香麻辣,明火加熱,就能加入熱鬧的露營場景中,還有白灼美人蝦1分鐘上桌、剁椒金鯧魚標準切刀拉花、砂鍋泡椒牛蛙免殺免切、液氮鎖住鮮味……每個月都有十幾款新菜推出。
預制菜還“解放”了吃飯的場景。伴隨戶外露營熱,燒烤、面點、鹵味等預制菜攻略吸引了一眾網友圍觀。抖音平臺上,真人帶貨“露營+預制菜”熱鬧直觀,有的產品銷量過萬。
短視頻帶貨,“露營+預制菜”一片火熱。
大城市中青年“撐”起預制菜市場
武漢出臺政策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相比傳統的連鎖餐飲、團餐等行業端客戶,預制菜在零售端的爆發力更加驚人,其中電商平臺也成為預制菜抵達普通消費者的重要通路。京東預制菜負責人趙煜介紹,該平臺上,預制菜女性用戶占比55%,20~40歲用戶占比73%;在地域上,一、二線城市占比總量超過60%,一、二線城市的中青年成為當下預制菜的主要消費群體。主要消費人群的需求也日益多樣化,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除煎炸系列之外,具有較高性價比的各省份招牌菜、禮盒套餐以及適合單身人群的“一人食”家常菜等銷量也在不斷上漲。
中國食材電商節創始人、良之隆董事長朱長良認為,有了更多高還原度的預制菜產品,十多年后我們的家庭廚房或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廚房、餐廳、客廳將合而為一。在武漢,預制菜市場及產業鏈上下游生態合作體系建設大有可為。去年年底,武漢市政府出臺新政,從十個方面促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樹立大食物觀,加快現代都市農業和餐飲業轉型升級。新政大力推進預制菜研發創新,鼓勵預制菜食品生產企業聯合高校院所共同建設預制菜“產學研”基地。鼓勵預制菜食品生產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以及獎補政策落地。同時,培育預制菜龍頭示范企業,對使用武漢地區食用農產品作為生產原料的預制菜食品生產龍頭示范企業,納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重點商貿流通服務企業范疇。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59222222。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kin0207@126.com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