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是什么做的?和茶葉有啥關系?吃了這么多年,終于搞清楚了
抹茶是什么?這種顏色看上去綠油油的粉末,入口卻讓人感覺到一股清爽的氣息,很是怡人!在日常的美食中應用的很廣泛。
抹茶可以完美的融入到任何甜點、冷熱飲中,不管是抹茶味的蛋糕,還是抹茶味的冰激凌、咖啡都頗受人們喜歡,清新獨特的口味,讓不少人成為它的真愛粉。
但吃了這么多年的抹茶,很多人還對它不是特別了解,有些人還以為它原產于日本,這是大錯特錯的,接下來詳細給大家講一講抹茶到底是個啥?
抹茶是茶嗎?
抹茶的本質仍是茶,只不過是通過特殊的栽培和深加工得到的茶粉,但制作過程頗為復雜。
制作抹茶的茶樹在嫩葉采摘的前20天到30天的時候,要進行覆蓋遮陽,減少茶樹嫩葉的直接光照,促進嫩茶葉片中葉綠素、茶氨酸、β-檀香醇等物質的的積累,這樣可以讓茶葉片看起來更碧綠油潤,味道更清香。
采摘后再經過攪碎、蒸汽殺青、烘干、殺菌、研磨等多道工序,才能制出真正的抹茶,尤其是最后一道工序——研磨,需要用石磨低效率研磨,這樣不會產生高溫,有利于最大限度的保留抹茶的顏色和營養,特別耗時耗力,因此真正的抹茶價格通常比較昂貴。
抹茶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
現在很多人提到抹茶,都認為其是舶來品,是日本的特產,但是等大家認真了解之后,就會發現其實抹茶是本土食材。
中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抹茶的出現也有上千年之久,在魏晉時期已經初見蹤影,到了隋唐時期日漸成熟,當時發明了蒸青碾茶,并得到了廣泛的推崇,并逐漸演化為百姓的日常飲品。
抹茶茶道在宋代時期發展至巔峰,在很多文獻中均有記載當時文人雅士之間的斗茶以及皇家貴族的茶宴。
此時人們的飲食方式已經從隋唐時期的煮茶演化成點茶。點茶時要將茶餅研磨成粉末狀,然后是篩粉,接下來就是放入茶盞中調成膏狀,最后就是點茶,這就是吃抹茶的雛形。
宋人還將抹茶玩法變的更高級,那就是分茶。分茶與現在的咖啡拉花有些相似,能在茶面上分出各種圖案,甚至還能在茶面上畫畫寫詩。
宋代的點茶要求茶葉呈“粉末”狀,從這里可知當時的點茶所用的“茶粉”與現在抹茶形態是一致的。
到了元明清時期,抹茶文化出現了歷史斷層。
因為元朝統治者更鐘愛油酥茶,上流社會的抹茶就沒有了市場,而明朝時人們發明了炒青,也就是現在的茶,簡化了不少飲茶步驟,讓飲茶變的純碎,抹茶文化迅速沒落了。
但在日本,抹茶卻依舊廣受歡迎。唐宋時期日本派遣了大量的使節來訪,學習了中國的文化、科技等方面,其中抹茶文化也在他們的學習之列。我國的抹茶文化被帶到日本后逐漸形成了他們的日本茶道,抹茶在日本也就開始生根發芽。
現在抹茶就是碾茶后得到的“茶粉”,也就是宋朝點茶時所用的末茶,由于點茶需要耗費大量時間,不管是中國還是日本,點茶的人都不太多,但是會把抹茶加入食品中,也衍生出了不少抹茶食品。
也就是說抹茶其實發源于中國,在中國也盛行一時,流傳到日本后進行了文化保留,并進行一些創新。
抹茶是綠茶粉嗎?
很多人覺得抹茶其實就是綠茶粉,其實這并不正確,如果大家用買抹茶的錢買到了綠茶粉就虧大了。
綠茶粉:用新鮮的綠茶經過炒青過后,然后放入金屬研磨機中快速磨成粉狀物質,對茶葉的質量以及制作工藝要求不高,價格相對也比較便宜,幾十塊錢就能買到一斤中等品質的綠茶粉,和茶葉沒太大區別。
抹茶:在文中已經提到過抹茶的制作工藝,它對茶葉以及制作工藝相對比較高,價格自然也不低,品質好的抹茶一斤甚至會賣上大幾千,不過貴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物以稀為貴。
——老井說——
不過說實話,市場上除了一些高級甜品,很多抹茶甜品、飲品和糕點基本使用的都是綠茶粉,畢竟一分價格一分貨,而且能品出來美食中所用的是抹茶或者綠茶粉的人少之又少,更加劇了這種情況的發生,不過好在無論是綠茶粉還是抹茶粉,吃到肚子里都是食物,對健康不會造成什么影響。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書亦燒仙草獲選福布斯新晉獨角獸企業,植物基新茶飲價值凸顯
下一篇:奶茶怎么做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