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獨山:千畝茶山春意濃
高山春露早,茗樹發新芽。春雨過后,位于獨山縣玉水鎮的貴州森林森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茶葉基地,漫山遍野的茶樹煥發勃勃生機,茶樹枝頭悄然冒出翠綠的芽尖,第一批春茶正式進入采摘期,茶農紛紛搶抓春茶價優時機,及時采摘供應市場。
近日,筆者走進該公司千畝茶葉基地,茶農三五成群,穿行在茶壟間,手指在茶樹上不停翻飛,嫻熟地將一個個嫩芽采摘下來,放入身后的茶簍里。
貴州獨山千畝茶山春意濃。
貴州森林森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管理人員孟韋能告訴筆者,該公司是2017年通過招商引資進駐玉水鎮的,由于當地的氣候和土壤都很適合白茶生長,經實地考察后,公司通過獨資方式流轉了1100畝土地進行茶葉種植。
“目前,我們共種植了1000余畝茶葉,主要是安吉白茶、黃金葉、奶白茶三個品種,每年的茶青產量在8000斤到10000斤,炒制出的干茶在2000斤到3000斤之間,每年收入大概在80萬到100萬。”孟韋能說,在平時的種植、采摘、管護等期間,基地有務工人員40人左右,一到采摘期,基地每天需要近300人的采茶工,高峰期用工量達1000人。
近期,隨著基地400余畝茶葉進入最佳采摘期,為了趕在清明節前完成采摘,基地雇用了附近300余名村民,按照市場價格,以一斤茶青25元計算,熟手的群眾一天可拿到近200元,手生的群眾每天也可拿到100元左右。
貴州獨山茶。
“采茶不能亂采摘,茶葉的鄰片不能采,一定要按照‘一芯一葉’的標準進行采摘。”基地里,公司技術人員王加勇正在茶樹旁一邊講解技術一邊進行示范采摘,他告訴筆者,針對部分村民是第一次采茶的情況,公司每天都會派出技術人員上山,耐心地指導村民采摘茶葉,保證采摘茶葉的品質和質量。
“我們所說的‘一芯一葉’是綠茶采摘的標準,清明前的茶青非常嫩,要按標準進行采摘,才能獲得‘好茶’咧。”王加勇介紹道,自己種茶已有29年,在基地擔任技術指導6年,作為帶班技術指導,王加勇不斷提升自己采茶技術的同時,手下也教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采茶能人。
來自玉水鎮本寨村的黎自英便是王加勇手下的一名采茶能手。黎自英告訴筆者,從茶場建成以來,她就在基地務工,既能增加收入,又能照顧家庭,通過認真學習采茶技術,如今的她已是茶場的半名技術人員,有時還要教大家如何采茶。
“早上六點,我們就開始上山采茶了,這幾年我都在茶園務工,現在一天可以采摘七八斤左右,一天大概有200元的收入。”談起這份工作,黎自英臉上滿是笑容。
近年來,玉水鎮積極搶抓全省農業結構調整政策機遇期,認真分析研究全鎮各村實際,并采取“龍頭企業+村級合作社+農戶”產業發展方式,建立產銷利益鏈接機制,因地制宜發展茶產業。目前,該鎮茶葉種植面積7000余畝,入駐企業2家、加工企業2個,茶產業初具規模,切實幫助當地及周邊群眾實現就近務工,帶動全鎮群眾增收致富。
下步,玉水鎮將繼續利用良好的生態優勢,圍繞“龍頭企業+村級合作社+農戶”產業發展方式,以龍頭企業促產業轉型升級,以延鏈補鏈強鏈促融合發展,全力打好產業轉型升級組合拳,積極發展茶葉種植,促進茶產業壯大,帶動農戶增收,助力鄉村振興。(圖/文 柏玉迪)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