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茶山奏春曲 茶企制茶忙
眼下,印江自治縣的明前茶生產已進入了高峰期,蔥蘢碧綠的茶山、手指飛揚的茶農、機聲隆隆的加工車間,匯聚成了春天里茶香四溢的協奏曲。
春分時節,印江自治縣新寨鎮團山村,連綿起伏的茶山青蔥濃郁、層層疊疊,茶樹迎著春光吐露新芽,滿目翠綠、生機盎然。
幾十名茶農腰纏竹編小簍散布茶園,巧手如梭,采擷嫩芽。每天中午和傍晚時分,茶農們會分批下山,將采集的鮮葉進行出售。采茶工張長芬就是其中之一,“今天茶葉采了3斤多,得140元錢。”據她介紹,隨著雨水和氣溫回升,春茶抽芽加速,她每天采摘量都在與日俱增。
山上采茶忙不停,山下制茶香四溢,隨著批量的茶青下樹,印江各大企業為滿足多元化的消費市場需要,采取機械制茶與傳統手工制茶雙管齊下,甩開膀子、開足馬力進行梵凈山翠峰、毛峰茶炒制工作。
在貴州宏源茶業有限公司名優茶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十余名制茶師,操控著該26臺理條機和6口手工茶電炒鍋,正全力趕制明前茶。
“我們每天生產的翠峰茶青數量大概有800到1000斤左右,毛峰1200斤左右,”按照貴州宏源茶業有限公司名優茶生產車間經理韓樂松估計,再過一個禮拜,該公司茶葉生產將達到頂峰期,翠峰加工每天在6000到8000斤,毛峰在8000到10000斤左右。
而每年一到明前茶生產時節,以梵凈山翠峰茶為主打品牌的名優茶也成了省內外客商爭相搶購的翹首貨,各大茶商除了現場品茗觀摩,還深入到各大茶葉基地溯源直播。
在團山村茶場,銅仁茶商鐘鐘體驗完鮮葉采摘,立馬開啟了視頻,向自己的客戶做起了茶葉推介:“這次過來,看到這個地方的茶葉質量非常好,我也特別喜歡他們茶葉的香型和味道,我準備采購1000斤左右,有需求的家人們,可以行動了喲。”
據了解,明前茶因受蟲害侵擾少,芽葉細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同時,由于梵凈山西麓清明前氣溫相對較低,茶葉生長速度較慢,加上在采摘要求高,產量很少,所以自古有“明前茶,貴如金”之說。
目前,印江17個鄉鎮的20余萬畝投產茶園已經全面開采,兩百余家茶企火力全開,正搶抓農時趕制“頭道好茶”。據印江自治縣茶產業發展中心辦公室主任陳蕭介紹,時下印江每天有上萬名采茶工采摘鮮葉,茶青下樹量一天在5萬斤左右,預計一季度,印江茶葉產量在2200噸左右,產值9億元。
通訊員 王東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蔡茜
編輯 白春霞
二審 楊聰
三審 朱邪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