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住這幾個流行趨勢,今年的餐飲生意一定爆!
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在出品上,餐廳經營者只有掌握了當下的菜品流行趨勢和發展方向,才能留住更多客源。
對于大多數廚師而言,只有研發出更多新菜,才能創造出更多價值、拿上更高的工資。但是,在進行新菜研發時,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
比如,沒有思路,不知道時下年輕食客喜歡什么;新品資訊多,難以分辨是否適合本店;網紅爆款很火,但能否持續熱賣等......
但其實新品研發并沒有那么難且有跡可循,對于餐廳經營者來說,把握住當下的食客口味、偏好趨勢,推出對應的新品,在菜品研發上就能成功了一大半。
那2023年有哪些菜品流行趨勢和餐飲商業模式值得探討呢?紅廚網特地采訪了幾位大廚,一起來聽聽他們的看法。
01.
健康、養生菜是大趨勢
近三年來,新冠疫情的突襲讓人們對生活的觀念產生了許多改變,很多人更加重視健康。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8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6.6%的受訪者都感到自己的健康意識增強了。
不僅如此,在抖音、小紅書等新媒體平臺上,重視健身的人也越來越多,大家都在做“劉畊宏男孩女孩”。而在健身之外,吃得健康也成為了大家關注的主題。不少品牌在關注到消費者對于健康食飲的需求后,制定了一系列的產品戰略,例如通過以食養代替藥物與保健品等。
而基于這樣的趨勢,許多大廚也都認為,2023年將是一個“健康年”,菜品的流行方向也會圍繞著健康、養生等方向發展。
△圖片來源:躍系列品牌餐廳提供中國烹飪大師朱菊在接受紅廚網采訪時就說道,今年廚師行業的菜品熱銷趨勢,應該還是以養生、健康為主,因為經過三年的疫情后,大家對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了。所以在菜品研發方面,他們今年會更多地圍繞著節氣去研發符合健康、養生需求的菜品,滿足客戶需求。
廣州錦和尚品中菜館行政總廚陳國勛也認為,廣州今年的整體菜品熱銷趨勢還是會以粵菜為主,“疫情開放后,上座率恢復得比較快,客人對傳統粵菜的呼聲也較高”。對于陳國勛來說粵菜不僅味道好,食材也很講究,特別符合當下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訴求。
而在菜品的研發上,陳國勛也認為還是需要圍繞不同的節氣去做產品的研發。“就好像這段時間春季跟夏季交接,都喜歡吃清淡的,帶點湯水之類的菜式,比如過橋東星斑、堂灼響螺這些菜。”
來自云南麗江某酒店的金廚也表示,未來菜品一定是朝著健康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的,所以廚師們在制作菜品時一定要提供更多的素食和有機食品選項,同時融合菜也將繼續受歡迎,比如將傳統美食和國際風味融合,或是將不同的餐飲文化融合在一起,創造出更加有趣的菜品。
而在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副院長、海外中餐繁榮基地副主任侯兵教授看來,今年的中式餐飲國潮風將長線流行,如中式炸雞、西堡中做等。而在口味發展趨勢上,“上癮享受型”與“健康養生型”并存。
“例如,辣屬于上癮享受型味型,‘清淡本味’和‘鮮’屬于健康養生型味型,這兩種味型也是人們對飲食的兩大味道偏好,且比重相當。
02.
預制菜、特色菜或成行業發展主流
而除了健康、養生這樣的菜品趨勢外,有大廚認為,未來餐飲行業的菜品將會朝著另外兩個方向發展:一是中高端餐飲出品會越來越精致,食材也會越來越有特色;二是快餐或其他小吃類的預制菜會變多,因為方便快速。
△圖片來源:廣州半島投資集團提供中國烹飪大師姚國斌就預測,未來,更精細、更具地域特色的菜品將會成為市場主角,比如說,客家菜、廣府菜、福州菜、三明菜等等,因為只有特色比較突出的菜品才能博得食客更多的青睞,才能讓消費者更有記憶點。
河南安陽鄉村宴廚師長程海瑞也表示,未來餐飲一定是特色菜和快捷的預制菜占主角。他表示在他們當地,今年新鮮菜賣得越來越貴。
所以隨著食材的上漲,餐廳的一些現制菜一定會漲價,這就會導致很多顧客選擇吃預制菜,雖然它的味道和質量不如現制菜,但其價格便宜,就會有人愿意買單,而許多高價買回來的菜,只能做一些特色菜,提高價格,保住成本。
“當然,這不是短暫的現象,現在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也確實如此,要么是注重品質的一些特色菜、私房菜,要么就是一些連鎖快餐類預制菜,這個發展方向是目前不可逆的。”
而對于預制菜即將占據餐飲的半壁江山,也有廚師表現出了擔憂。
山東濰坊江湖鴨食品有限公司研發經理翟桂忠就說道,因為越來越多的廚師追求高效,所以偏半成品的預制菜會增多,以后真正有技術的廚師會慢慢淘汰,很多復雜經典的菜品可能慢慢會流失。而且當廚師行業的學徒學不到真正技術的時候,會有越來越多的廚師下崗,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廚師轉行。
雖然預制菜的發展方向不可逆,但行業從不缺乏堅持自我的人。有些大廚就表示還是會堅持做自己的特色菜,認為傳統的精髓不能丟。
昆明洲際集團華邑酒店行政總廚陳海星就告訴紅廚網(ID:hongchu66),這兩年通過抖音了解了很多不同菜系廚師的菜品,但感覺復制的菜品同質化明顯。無論是黑珍珠餐廳也好,米其林餐廳也好,菜品的相似度都很高,雖然菜品革新是好事,但是把傳統的精髓丟了,那就失去了菜品原本的底蘊。
所以在快節奏的市場,他依然會堅持最傳統的手法,不會為了所謂的爆品、流行,丟了本源。“餐飲行業需要預制菜這樣快節奏的菜品帶動經濟增長,但也一定需要特色菜、傳統菜來不斷拓寬行業邊界。”
03.
小而精門店、傳統餐飲店、高端餐飲店值得關注
在出品之外,餐飲店的模式也是廚師關注的重頭戲。有廚師認為未來兩種模式門店最有機會突圍,一種精致有特色的小門店,一種是有歷史積淀的做傳統菜的門店。
眾所周知,近兩年來“精致小館”越來越多了,這些小館的面積不大,基本在45-100平方米左右,店里的產品包含主食、大菜、甜品、特色、涼菜等等,可以商務聊事、可一個人借酒消愁、也可以供女孩子拍照發圈,做的是全場景的生意!
這樣的小館,每次路過都能看到大排長龍的景象。這種小店房租成本以及裝修成本相對較低,但風格和產品頗具特色,且具備一定的社交屬性,消費者體驗更佳,所以非常討巧。對于廚師來說,無論是創業還是工作都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之前紅廚網專訪《程序員中年轉行做廚師,創業開火兩家店,憑什么?》中的亞燦所開的兩家門店,便是很好的例子。
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副院長、海外中餐繁榮基地副主任侯兵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說道,疫情之后,消費者對于產品的多樣性需求增多,并且越來越看重餐飲的社交屬性及情緒價值,所以餐飲的業態會更加豐富,且更注重消費體驗。
△圖片來源:躍系列品牌餐廳提供中國烹飪大師朱菊也觀察到了這一趨勢,在紅廚網的采訪中,朱菊就說,今年一些小資、精致的店鋪,或者一些做特色融合菜主題的餐館,爆火的可能性很大。“現在的年輕人吃飯,除了飯好吃之外,顏值也是占一定比例的,所以好看、好玩、好吃的店是更受消費者喜歡的。”
而有些大廚認為,一些做傳統特色菜的門店會火,因為有深厚的歷史積淀,也有穩定的客源,再加上近兩年大家對歷史文化的重視,所以傳統品牌的門店會發展得更好。
陳國勛就認為,目前還是一些傳統的有傳承的門店,在經過重新包裝之后,會比較火爆,因為是有歷史沉淀的,對于客人來說吃的其實就是這樣的一種情懷。
除此之外,某餐飲人士表示觀察到,近年來四個超一線城市的高端餐飲正在越開越多,其中以日料、融合菜、創意菜餐廳為主,且有較多的食客也能接受這類餐廳的高消費,這或將成為今年和以后的一個趨勢。
他還說道,不僅是超一線城市,一些新一線城市如南京、杭州、長沙,開的高端餐廳也是越來越多,大有吸引米其林到這些城市評星的念頭,而現在能接受高端消費的群體也正在增長。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