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蜜雪冰城的奶茶便宜又好喝?
圖為蜜雪冰城某年的菜單
為什么蜜雪冰城的奶茶便宜又好喝?有人說原因是有供應鏈、自有工廠等bala~bala~一堆。其實不是這么回事兒。
這個問題藏著品牌競爭、價格競爭策略、市場細分等各方面的底層知識,對于想開奶茶店,想研究蜜雪冰城的人有一些啟發作用。
本文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指正。
一、簡述
先看我當時自己開店的菜單:我們也能做到便宜好喝,但是你不一定能喝的到。
這是我們去年的菜單,logo打碼是因為我們這個奶茶品牌暫停使用了
1、便宜好喝是低端奶茶市場的最低門檻,是標配,單純從產品層面講,不是只有蜜雪冰城能做到。
2、有規模優勢和供應鏈優勢的品牌不止蜜雪冰城一個,但是只有蜜雪是瞄準了低端大眾市場。
3、蜜雪吃了中國發展的紅利,借助第一桶金和龐大的現有規模才敢低價銷售,別人技術上能做到,市場競爭現狀不允許。
4、雖然看著很便宜,其實小蜜的毛利率也很可觀,一點不比餐飲業平均毛利率低,大部分飲品60%+。
5、毛利率高和利潤額高是兩碼事。同樣60%的毛利率,6元的蜜雪一杯賺3.6元,28元一杯的喜茶賺16.8元,將近5倍的利潤差。所以蜜雪冰城需要很大的人流量才能確保賺錢。
二、蜜雪冰城:特定時期的產物
蜜雪冰城第一代奶茶店,圖片來源于蜜蜜雪冰城成立于1997年,那個時候奶茶店少,是新鮮事物,很多人不了解怎么做,到處都是未開發的市場,做法一般是多合一奶茶粉沖出來的,成本低,毛利奇高。當時工資低、房租低,開奶茶店要比現在賺錢的多。
同時,2000年以前,沒有網絡上的知識分享,各類線下培訓班都少,你看到人家開奶茶店賺錢了,想干都不知道該怎么干,偶爾有個會干奶茶店的人,競爭者就很少,想怎么發展就怎么發展,允許走彎路,允許踩坑再重振旗鼓,做加盟也可以野蠻一點,一個城市只要在商圈開一個店,很快都找上門來咨詢加盟。所以那個時候做各類加盟都有很大的自由度,有充分的定價權。現在很多品牌都是那個時候攢的第一桶金。沒有那一桶金,就沒有現在的蜜雪冰城等等~眾多品牌。
發展的早,店的數量多,就產生了規模優勢。所以從蜜雪冰城的角度講,手握2萬多家店,確實有供應鏈優勢。但是這個供應鏈優勢,不是對顧客而言的,也不是對蜜雪冰城加盟店主說的,便宜好喝也不是因為他有供應鏈。這個供應鏈優勢,是蜜雪冰城總部自己“得利最大”的優勢,自己可以從原料和管理效益里面賺差價的優勢。
三、舉例: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個供應鏈優勢到底是誰的優勢,我舉個栗子:
假設全國蜜雪冰城奶茶店的店均月銷量是1萬杯(按照平均1天賣333杯計算,還算比較合理),一家店一年用12萬個杯子。你知道2萬家門店,一年要用多少杯子嗎?
120000*20000=24億只杯子店主買奶茶杯的價格一般是穩定的(一般情況下是不變的, 甚至還慢慢漲價),不論蜜雪冰城的杯子,還是從淘寶買其它工廠的杯子,都是一樣的價,因為整個行業的生產技術是差不多的。
蜜雪冰城因為制杯量太大了,為了更容易理解這個問題,接下來不考慮杯子原料PET塑料顆粒大宗采購的折扣價,以及制杯工廠的生產線常年產能拉滿所帶來的效益,只考慮管理層面的。
假設:蜜雪冰城總部通過信息化、整合內部流程、提高周轉效率、自動化生產設備等手段,讓每一個杯子的成本比行業平均成本再節省1分錢,這個不難做到吧? 那么蜜雪冰城的自有杯子加工廠,一年就能多帶來2400萬的利潤。請注意,是多帶來2400萬利潤,不是只有這些利潤,并且不可能只節省1分錢成本。
這只是杯子而已,奶茶店還有吸管、袋子、各種果醬、糖漿、底料等二三十種。這里面向管理和規模要利潤的空間很大。常說的蜜雪冰城的供應鏈優勢,其實就是向規模要效益。
還有一個,蜜雪冰城大車滿載送貨所節省出來的物流費也是不小的數目。相比來說,淘寶小賣家以差不多的價格(高也高不到哪里去),一箱兩箱的向小奶茶店發快遞,還得出淘寶直通車的推廣費,還得時常推新品原料,郵寄小樣等。對比一下,蜜雪冰城總部在這塊的費用,節省了一大筆利潤。真的應該是一大筆。
重點來了!!!!!!!!!!!!
這個供應鏈優勢,跟顧客喝的奶茶,還有每一個奶茶店賺的多少關系大嗎?我感覺不大,至少不是核心原因。
蜜雪冰城不會把辛辛苦苦向規模要出來的效益,折價給每一個奶茶店,至少不會全讓利給他們。就算蜜雪冰城生產成本降低了,也會參考市場零售價向加盟店提供各種原材料,有些原材料甚至還比市售款價格高一丁點(不要小看這一丁點)。店主進貨該花多少還是多少,大概率是這樣的。
所以,蜜雪冰城便宜又好喝的原因跟供應鏈關系不大,不能劃等號。
如果你也做過奶茶,你就知道,奶茶行業不止蜜雪用的原料,各家的濃縮果醬、濃縮果汁本身就是很便宜,植脂末也很便宜,奶茶店的茶葉一般20-35元一斤。
一杯中杯奶茶的成本只有2元左右。就算賣6元,還有67%的毛利率,依然很可觀。用果蜜制作的冰鮮檸檬水的成本在1元~1.5元左右,就算賣4元,毛利也有63%。
四:為什么只有一個蜜雪冰城?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做到這個性價比不是蜜雪冰城的專利,為什么只有一個蜜雪冰城呢?
因為低端低價市場,需要靠規模和銷量支撐。往往只會有一個大Boss,如果有兩個,就會兩敗俱傷,一個打敗另外一個,最后還是只剩一個。低價市場即大眾市場,歷來贏者通吃。
做個假設:
但是顧客會來買嗎?來的夠多嗎?大多數人不會來的。
顧客花同樣的錢,會有更多人選擇蜜雪冰城。就算你店里來了一些顧客,也沒有足夠多的的銷量,因為蜜雪冰城已經鎖定了低價市場的大部分消費能力,別的品牌在這個價格帶賺錢很難。所以,蜜雪冰城就更有壟斷規模和銷量的優勢,就能以低價完成盈利的目標。
蜜雪冰城用低價在全國市場大殺四方,把很多地方個體奶茶店主都干掉了,這個過程就是奶茶行業的連鎖化率提高了。另外,低價也是蜜雪冰城非常重要的一個護城河,別人能做到低價,但是做不到像他這么賺錢。因為就算你再有錢,給你一千億,一萬億啟動資金,你也不可能一夜之間再做一個蜜雪冰城的規模出來。這種存活很長時間的奶茶店,讓顧客普遍喝得到,達到廣為人知的程度,并且價格還低的,蜜雪冰城算是“頭把交椅”。別的也有很多便宜好喝的連鎖店或者單店,但是很多曇花一現,或者店鋪少,不成勢。
五:低價品牌的死穴
蜜雪冰城低價銷售,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商場上亂提價是一種自廢武功的行為。
你說蜜雪冰城不想提價嗎?不想提價的話,今年上半年出的大王奇異果就不會賣10元了(后來降到了9元)。說明蜜雪冰城也在通過新品提價測試市場反應,估計以后會偶爾提一下價,讓顧客慢慢適應,然后讓價格逐漸站上8-12元的價格帶。畢竟這兩年通脹很嚴重,人工、原料都漲價嚴重。蜜雪冰城也難逃整體成本上升。
但是,做低端品牌這個時候就會遇到一個問題,提價很難。
第一、提價等于讓出了自己原來占有的低價市場,然后就會出現第二個蜜雪冰城。畢竟蜜雪冰城并沒有成本優勢。
確切的說,蜜雪冰城有規模帶來的成本優勢,但是蜜雪的總部也好,或者所有加盟店也好,不可能在物價上升的時候,一直維持價格不變,把自己通過技術、規模、管理等帶來的成本優勢全部讓利給顧客。難道做生意只需要讓顧客喝著高興就可以了,不用考慮自己賺錢不賺錢嗎?所以,蜜雪冰城提價是勢在必行,問題只是什么時候開始,什么時候完成,提價多大幅度等。這種成本優勢他的毛利率是行業平均水平,低價的底氣來自于規模,既不是技術門檻,也不是成本門檻帶來的。所以只要蜜雪冰城提價,就會有人來搶他讓出來的空白市場,等于養虎為患。所以他一直不敢提價,不是不愿意,是情況不允許。最終結果就是大家知道的“便宜好喝的蜜雪冰城”。
2、蜜雪冰城以低價打市場,有好也有壞。他的目標消費群體是動態固定的,就是年輕人居多,就是那個收入區間的人居多。所以你看孩子只要長大了,工作了,自己賺錢了,喝蜜雪冰城就減少了,代替為喝咖啡,喝喜茶,喝阿姨,喝COCO,喝一點點等。所以,讓蜜雪冰城怎么提價?如果提價,一定會趕上自己當年的小顧客剛長大賺錢了,正是想喝好的、換花樣喝的時候,怎么會買小時候喝過至少10年的蜜雪冰城?頂多偶爾懷舊買一杯,如果買的時候發現還漲價了不少,搞不好就換其它品牌了。所以提價極有可能兩頭不討好,低價市場沒守住,中端市場的顧客又沒拿下。所以,結果又是大家知道的“便宜好喝的蜜雪冰城”。
但是,提價的誘惑力大嗎?當然大啊,終端零售價每提一塊錢,蜜雪的原料就可以按照提高2-4毛/杯的價格供給終端店。這是多大一筆利潤,自己按照前面的算算。絕對是一筆巨款了。
但是蜜雪不敢提價,就算把原料的品質提高了,濃縮果醬改為糖水罐頭了,一樣不敢提價,已經在售的產品都維持原價,偶爾出個新品可能會提價,就像前文提到的大王奇異果。
六:大膽的預測一下
反正是預測,我就大膽一點,臉皮厚一點,說錯了你就當看個笑話。
蜜雪冰城早晚都會漲價,然后在自己身后讓出一片低價市場,讓低成本創業者,用更低的開店費用,做一家小而美的自己的飲品店,這種飲品店會綜合了奶茶、水果茶、咖啡、甜品等。
我的基本判斷是:以后會有很多失業的人通過開一個小店實現自己的就業,如果能再帶動一個人的就業就更好了。而我這樣判斷的基本邏輯是,人口紅利的消失,對于大部分城市而言,都會產生各種變化,餐飲店的小而美、多樣化就是其中之一。這種方式開店,不適合高價加盟,因為本身房租就已經很高了,能夠讓給其它地方的預算是有限的。
如果你對開店感興趣,可以交個朋友,多聊一聊,也許我能幫到你,你能啟發我。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