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多所學校已開設做飯種菜課!雪媚娘、紙杯蛋糕……甜品也已拿下
近日
教育部正式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
將勞動從原來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完全獨立出來
并發布《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版》
文件指出
從今年秋季開學起
勞動課將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
做飯、種菜、維修小家電……
從今年9月開始
這些技能孩子們統統都得學!
十個任務群
涉及烹飪、家電維護、農業生產
根據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勞動課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課時,用于活動策劃、技能指導、練習實踐、總結交流等。文件規定,勞動課程內容共設置十個任務群,每個任務群由若干項目組成。其中,日常生活勞動包括清潔與衛生、整理與收納、烹飪與營養、家用器具使用與維護 四個任務群,生產勞動包括農業生產勞動、傳統工藝制作、工業生產勞動、新技術體驗與應用 四個任務群,服務性勞動包括現代服務業勞動、公益勞動與志愿服務 兩個任務群。
“這個課標一個特別突出的價值,就是按學段,每個學段有具體勞動的內容,實施的舉措也都有很好的設計,還有很好評價體系的跟進。”
南京部分學校
已經開設相關勞動教育
記者了解到,其實類似的勞動教育課程早已在南京部分中小學開展。比如,南京市雙塘小學的美食生活體驗課“拾味堂”、南京理工大學實驗小學的“城市小農夫田園課程”、南師附中江寧分校的烹飪課等。其中,雙塘小學是較早開設甜點制作的小學,不少孩子也因此掌握了一定的烹飪技巧。
“我會做七八道家常菜,有酸菜魚、青椒炒肉絲和紅燒肉等等,做比較多的是甜品類,比如雪媚娘、紙杯蛋糕、水果冰激凌這種。”南京市雙塘小學五年級學生陸子文說。
“我會做黃瓜炒雞蛋、炒土豆片,會下面條也會做湯。”南京市雙塘小學五年級學生王文欣說。
對于即將開設的勞動課,孩子們也充滿了期待。
“我希望走出學校,走進田間地頭,了解這些蔬菜、植物、水果的種植方式,再走進食堂,了解這些食材的烹飪方式。”南京市雙塘小學五年級學生汪晗說。
“我想上家電維修課程,因為這樣長大后,家里的電器壞了我可以自己修,不用花錢。”南京市雙塘小學五年級學生郭宇澤說。
“我比較期待勞動種植課,因為種出來的水果很好吃,而且種成功了很有成就感。”南京市雙塘小學五年級學生朱羽芊說。
“勞動種植體驗方式已經融入到一年級入學儀式,三年級成長儀式也進行了勞動教育,讓他們感悟到成長的快樂。接下來我們也會根據大綱的要求積極尋找專業老師,也可以請家長融入到課堂當中,共同學習,共同落實勞動的方方面面。”南京市雙塘小學德育負責人史雪婷說。
改變“唯分數論”
生活實踐中獲得成功與自信
專家表示,勞動教育的開展可以讓評價不拘泥于校內和課堂,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獲得成功與自信,
“在我看來,孩子會炒一盤美味的西紅柿雞蛋,會燉一鍋香噴噴的排骨湯,這個本領,能讓他感覺到是在表達對家人的關愛,勞動過程又覺得心里美滋滋的,很開心,我覺得這個價值比某個單元、某次考試考了好名次更加重要,所以勞動教育對于促進多元評價,改變唯分數的傾向,這個課標非常具有指導意義。”南京市浦口區行知教育集團楊瑞清總校長楊瑞清說。
其實說到勞動課,不同年代的人都有自己的獨特記憶,像集體大掃除、摘菜撈魚、砍柴燒鍋、剪紙編織等等,每一項都是回憶。
回憶你的學生時代
有哪些勞動課?
60后:
“我們那個時候,在家庭里都是獨當一面的,放學回家后都會自己燒飯,用大灶,土灶,燒的柴火,一邊燒鍋一邊炒飯,沒有柴火我們就去田間拾柴火,澆菜、種菜、自己洗菜,還會放鴨子、放鵝,還下河摸點小魚小蝦,改善伙食。”南京市第九中學孝陵衛分校老師魏宗兵回憶。
“小的時候做飯,大一點下地干活,我放過牛放過羊,給家里面插稻子割稻子,挖蓮藕。”徐州市民李壽泉說。
70后:
“上初中時,我們學校里面有一片菜地,讓我們學生每天下午放學以后,晚自習之前每個班負責自己負責的那片區域,捉蟲子等等。” 徐州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張紅回憶。
80后:
“衛生打掃、擦玻璃、倒垃圾,這些最日常的活動。我小時候父母農忙的時候,家里一天做早飯中飯,洗衣服全部都交給我了。”南京市民顧迎迎說。
“在學校里,我們平時打掃班級衛生,我父母工作比較忙,平時顧不上我,在家做飯洗衣服都是我自己完成的。”南京市第九中學孝陵衛分校德育主任許銀鳳回憶。
“除草,那會兒自己買剪紙材料,老師在課堂上給一些圖案讓大家動手,我印象很清楚,我做的是孔雀,用剪紙一層層地做。”
“勞動課一般做做風箏、風車,家務小時候經常做,刷刷碗洗洗鍋都有。”
對于9月即將上線的勞動課
你期待嗎?
你小時候印象最深的勞動是什么呢?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 /王建華 王健安 許瑩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