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物流乘勢而行
□ 全媒記者 石孟園
“1月,中國快遞發展規模指數、發展能力指數和發展趨勢指數、分別同比提升19.4%、0.9%和27.7%,2023年快遞市場實現良好開局。”2月7日,國家郵政局公布1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完善農村寄快遞服務體系、快遞物流園區多點開花、郵件快件進出境通道加快拓寬……中國式現代物流業為打通大動脈和暢通微循環作出積極貢獻,展現現代物流強大發展韌勁。
基建體系“亮實招”
“郵政快遞網絡服務能力有效提升,寄遞樞紐加快建設,快遞物流園區多點開花。鄉鎮快遞網點基本實現全覆蓋,郵件快件進出境通道加快拓寬,快遞通達國家和地區大幅拓展。”近些年來,中國郵政業持續健康發展,行業規模、創新活力、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作用顯著增強。
“十四五”時期是加快建設郵政強國、推動郵政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五年。國家郵政局聯合多部門印發《“十四五”郵政業發展規劃》,指出健全暢通高效、普惠便捷的國內寄遞物流服務體系,打造開放共享、安全可靠的國際寄遞物流服務體系,為建設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郵政強國開好局、起好步。
“產業集聚、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要求物流基礎設施圍繞需求來調整布局。”國家持續加大物流下沉力度,健全物流服務網絡和提高物流基礎設施。近日,安徽省委、省政府《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加快建設農業強省的實施意見》正式印發,文件要求支持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推動縣域內交通、郵政、快遞網絡節點共建共享,鞏固“快遞進村”基本全覆蓋成果,穩定運營5000個以上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
河南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召開,省長王凱作省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支持郵政業發展。“開工建設鄭州航空郵件處理中心、爭取中國郵政航空第二基地落地”被納入2023年省政府重點工作。2023年,開工建設鄭州航空郵件處理中心,爭取中國郵政航空第二基地落地。到2025年,加快口岸、綜合保稅區等資源整合、功能集成,引育大型物流企業,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
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支持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深化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鞏固與省交通運輸廳、供銷社的戰略合作和建制村“村村通快遞”成果,加強全省供銷公共快遞物流綜合服務網、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和郵政企業縣鄉村三級站點建設,推廣交郵、郵快、郵供、客貨郵融合發展等模式。
激發活力“快車道”
“全年社會物流總額預計超過340萬億元,同比增長3.5%。我國物流業雖然經受疫情沖擊、需求不足和成本上升多重壓力,但總體實現平穩運行。”2月7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數據顯示,在過去一年,有拼搏的汗水,有付出的艱辛,直觀展現出物流業逐步向規模物流、智慧物流和國際物流“蝶變”。
“2022年國家鐵路全年完成貨物發送量39億噸,同比增長4.7%,增速為近3年來最高;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全年預計超過4900億元,同比增長7.2%。”相關數據表明,2022年我國物流市場份額穩步擴大。《質量強國建設綱要》于近日印發,提出要積極發展多式聯運、智慧物流、供應鏈物流,提升冷鏈物流服務質量,為建設現代化物流發展注入新活力。
“大數據”“互聯網+”國家戰略推動和“物聯網”技術應用加快發展的大背景下,促進物流設施互聯互通。無人配送車、智能物流柜助力解決“最后一公里”難題;物流園區、物流倉庫等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智慧物流園區和智能倉儲設施升級換代……以“互聯網+物流”為特征的智慧物流,加速拓寬產業發展“快車道”,也成為推動物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要引擎。
“中國制造”和“中國基建”加快“走”出去步伐,智慧物流活力彰顯,國際物流開辟新賽道。2022年,物流企業在面臨嚴峻國際形勢下,積極調整應對措施,全年中歐班列開行1.6萬列、發送160 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9%和10%。
“嘀……嘀……”2023年1月4日上午,重慶國際郵件互換局郵件裝卸區,郵政企業工作人員張萬東在皮帶機前忙碌著。日出口量7377件、日進口量7610件、出口封發及時率達96.2%……不到半小時,集裝箱就被裝得滿滿當當。新年伊始,煙火氣回歸,在道路兩旁迎風搖曳的紅燈籠、彩燈的點綴下,山城重慶的活力與喜悅盡顯,渝新歐班列開啟國際物流春運潮。
智慧賦能“生命線”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物流大國。但同時,現代物流“大而不強”問題突出。“規模經濟效益釋放不足,集約化、網絡化等程度不高,存量物流基礎設施網絡‘東強西弱’‘城強鄉弱’‘內強外弱’,與世界物流強國相比仍存在差距。”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貿易司副司長張江波表示。
隨著產業和消費升級,全社會對物流供給質量也會提出更高要求。中國現代物流領域第一份國家級五年規劃《“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中指出,要著力推進基礎設施提檔升級、互聯互通,依托國家物流樞紐聯盟,引導物流樞紐資源整合、業務協同、聯網運行,合理調整優化物流布局,努力打造具有區域輻射帶動能力的流通支點和樞紐經濟示范區。
應用創新,關乎智慧物流的未來。用柔性機械臂抓取貨品,自動化立體倉庫分揀貨品,給快遞盒裝上“神經元系統”,研發快遞倉儲機器人……智慧物流行業內,浪潮翻迭。創新驅動加快動能轉換,打造“新技術、新模式、新生態”;有序推動無人配送、物流機器人等“無人化”技術裝備應用……預計到2025年,智慧物流市場體量將突破萬億。“數字驅動、協同共享”的智慧物流新生態美好愿景正在加快實現。
“國際國內雙循環”格局、“一帶一路”發展和“物流強國”建設都離不開與國際物流相適應,中國必須盡快補上國際物流短板。加快境外物流網點鋪設,深化與國外物流企業合作,更加緊密地融入國際物流網絡;發展全貨機、跨境直達運輸、“門到門”物流,增強國際物流服務能力;抓住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等區域協定帶來的機會,加快東盟、中俄、中亞等國際物流大通道和網絡建設。
在物流的“毛細血管”中,跳動的是時代脈搏。我國現代物流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中國式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必將抓住新的機遇,邁開新步伐,展現新作為。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國際物流的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