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物流的發展歷程
國際物流主要是指:當生產消費分別在兩個或更多國家或地區獨立進行時,為克服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空間間隔和時間距離而對貨物或商品進行物流運輸的一種國際商品交換活動。
它的本質是按照國際分工的原則,按照國際慣例,通過國際物流網絡、物流設施、物流技術等,實現貨物在國際上的流動和交換,從而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和全球資源的優化配置。國際物流的總體目標是服務于國際貿易和跨國經營,即選擇最佳的途徑和途徑,在適當時以最低的成本、最低的風險、保證質量。
由于各國物流法律的適用程度不同,國際物流的復雜性也隨之增加,各國經濟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也有所不同,使得國際物流在不同科技條件的支持下,各國標準的差異將使國際物流系統難以制定統一標準,各國國情特點不同,國際物流的發展必然會受到很大的限制,森奧國際為您介紹一下國際物流發展經歷:
一、從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初,國際物流發展史的第一階段。物流業、物流業在此階段有了很大的發展,設立了配送中心,廣泛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管理,出現了立體無人倉庫,一些國家也建立了國內物流標準化體系等。物流業的發展推動著國際貿易的發展,物流活動已超越一個國家的范疇,而物流國際化的趨勢卻未受到重視。
二、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伴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和國際經濟交往的不斷擴大,物流國際化已成為世界普遍關注的問題,從上世紀80年代起,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教授就認為,美國經濟已失去繁榮的動力,深陷一場長期倒退的危機,因此,必須重視改進國際物流管理、降低產品成本、改進服務、擴大銷售額、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獲勝。
三、20世紀90年代初至今,這個階段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已經被各國政府和對外貿易部門所認可。交易對象遍及世界各地,必然要有物流的國際化,如物流設施的國際化、物流技術的國際化、物流服務的國際化、貨物運輸的國際化、流通加工的國際化等等。在國際物流領域,世界各國在理論與實踐上都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大家已達成共識,只有國際物流的廣泛合作,才能推動世界經濟繁榮,物流無國界。
90年代國際物流依靠信息技術發展實現信息化,信息在國際物流中的作用,以網絡公共平臺為依托,滲入各種相關領域,與此同時,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電子報關系統等新的信息系統也應運而生,在此基礎上,構建國際供應鏈,構建國際物流體系,進一步提升國際物流水平。
巨鯊魚:超實用貨代/外貿開發電子書+百萬條+千種工具?zhuanlan.zhihu.com/p/556181991貨代業務員怎么找客戶?348 贊同 · 113 評論回答巨鯊魚:貨代業務員的電話銷售話術(一)367 贊同 · 44 評論文章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私域動態:騰訊廣告互選平臺全新投放端新增購物車功能;淘寶天貓發貨物流管理與商家報備舉證恢復…
下一篇:中國式現代物流乘勢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