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課堂 | 冷鏈供應鏈新發展格局構建的路徑選擇(上)
正文共4282字 | 閱讀時長約11分鐘
溫度課堂專家——李學工
中冷聯盟委員會專家
曲阜師范大學管理學院教授
物流科學研究所所長
摘 要
近年來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表現西方的逆全球化導致經濟割裂和供應鏈危機,中央政府為規避來自外部的諸多風險而實施雙循環戰略,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冷鏈供應鏈也概莫能外,亟需響應國家政策導向。
在建立完善國內統一市場的基礎上,更要強化國際協調合作的穩定性和柔韌性,實現國內外雙循環的戰略目標。首先,以雙循環與冷鏈供應鏈政策環境為背景,剖析雙循環戰略的方向和目標;其次,探尋冷鏈供應鏈發展模式及特征,并從核心層、次級層、關聯層、邊緣層及境外層等五個層面重構我國冷鏈供應鏈體系;最后,為加快我國冷鏈供應鏈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全球化進程,提出構建冷鏈供應鏈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頂層構想及路徑選擇。
引 言
2020年以來,波及全球的新冠疫情所帶來的美國農產品價格市場的暴跌、成千上萬的豬牛雞采用安樂宰殺,畜禽產品遭到毀滅性打擊;另一方面,近期俄烏局勢波及世界的能源與糧食危機,蔓延至全球導致物價的全面暴漲。
國際上個別國家的孤立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摧毀了原有的國際貿易秩序,呈現出逆全球化和碎片化傾向,導致我國糧食及食品安全及能源安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威脅,且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中央政府為規避因國際環境帶來的諸多威脅與挑戰,全面實施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對外經濟政策和戰略舉措,提出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進一步將其作為我國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內容之一,并將“構建新發展格局”作為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的重要舉措。
此外,縱觀世界經濟強國的發展路徑,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擴大國內和國際市場,疏通國內國際雙循環。雙循環戰略的構建有益于加強國內國際協調合作,使冷鏈供應鏈上下游合作伙伴實現互利共贏。
一、雙循環戰略的方向及目標
(一)雙循環戰略蘊含
1、政策環境
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首次提出,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這是中央針對當前國內國際形勢所做出的重大戰略安排,也是我國重大的國家供應鏈戰略,有助于緩解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各種外部風險,這是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是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安全穩定和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為我國更好地掌握經濟發展的主動權提供戰略方向。
2.基本內涵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關鍵期決定了必須統籌發展與安全,必須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必須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戰略基礎,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擴大內需作為戰略基點。
3.我國對外經濟貿易政策的演進
雙循環戰略是中央政府面對國內外風云變幻的復雜環境中作出的客觀判斷與重大決策,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先后經歷了1949至1977年內向型發展戰略階段、1978至2019年外向型發展戰略階段及2020年以來雙循環發展戰略形成階段等。由此可見,我國當下面臨著歷史上難得的雙循環發展戰略機遇期。
(二)物流供應鏈雙循環的新方位
首先,把握新發展階段。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物流發展、供應鏈創新高度重視,并提出要構建現代物流體系。
其次,貫徹新發展理念。
物流業高質量發展將聚焦提質降本增效,新發展理念將貫穿于雙循環發展的全過程。
最后,構建新發展格局。
物流業將成為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支點。冷鏈及其供應鏈也概莫能外,面對波及全球的新冠疫情,冷鏈供應鏈必須明確和肩負時代賦予的擔當、使命及重任。
總之,精準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發展新方位。促進國內大循環,打破國內市場上存在的障礙,通過促進要素在國內的自由流動來重塑國內統一大市場,確保消費市場的持續擴大與消費持續升級促進國內大循環;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確保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并促進企業實現技術進步、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上的主導權和影響力。
(三)冷鏈供應鏈雙循環的戰略目標
1、保障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安全高效;
2.做強擴大內需戰略支點;
3.推進冷鏈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
4.加速冷鏈及其供應鏈的數字化轉型;
5.完善與強化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絡的建設;
6.助力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7.實現物流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四)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政策解讀
首先,構建國內大循環。
關鍵在于處理好生產與消費的關系,打通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等各個環節。超大規模內需市場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顯著比較優勢和我國強大的發展韌勁所在,孕育著巨大的潛力與活力。美國對我們的斷供、打壓、遏制,續強化獨立自主能力。
其次,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構建國內經濟循環對于融入國際經濟循環具有基礎性作用,成熟穩定的國內經濟循環能夠增強我國在國際競爭中抵御風險的能力,同時為整合國際經濟循環提供切入點。
最后,政策生態系統及政策賦能。
“一帶一路”倡議、新舊動能轉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鄉村振興戰略、脫貧攻堅、高質量發展、雙循環戰略等可視為冷鏈供應鏈發展核心政策;新基建、種業工程、“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食品安全、國家安全觀、底線思維、“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海洋強國戰略等被視為冷鏈供應鏈發展的關聯性政策。如圖1所示。
上述概念既與雙循環戰略有著密切的聯系,也與冷鏈供應鏈有著緊密的關系,盡管食品、農產品冷鏈供應鏈不像高新技術產業及其供應鏈面臨那么嚴峻的形勢,但它關系到國家安全、經濟安全及民生安全。
二、農產品、食品冷鏈供應鏈體系
冷鏈供應鏈,是指圍繞農產品、食品生產組織及產業體系中,建立與健全農產品、食品產業冷鏈系統上下游縱向一體化協同及橫向水平一體化協作而構成的現代供應鏈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既是一個以農產品、食品產業經濟形態為依托,以冷鏈物流產業為主體,搭建一個覆蓋上中下游包括產品生產、流通、分配及消費的多環節、多層次的運營聯合體。它是一個縱橫交錯的跨區域、跨行業、跨領域的協調合作、協作分工及協同創新的集成化網鏈結構體系。
(一)農產品冷鏈供應鏈模式
農產品冷鏈供應鏈由諸多環節組成:生產資料的供應環節、生產環節、加工環節、配送環節和銷售環節,每個環節又涉及各自相關的子系統和不同的組織載體。同時,相鄰節點企業間體現出一種供給與需求的關系,并將所有相鄰的縱橫向企業組織依次連接起來,由此形成了一個具有整體功能的網鏈結構體系,也可以稱之為利益共同體協作模式。只不過就冷鏈供應鏈運作的核心企業,可分為農產品原產地生產商、加工制造商、分銷批發商、終端零售商及冷鏈物流服務商等主導的供應鏈體系。
(二)冷鏈供應鏈的主要特征
1、參與成員的多樣性和節點
銜接的重要性一般而言,冷鏈供應鏈主要是指生鮮農產品/食品低溫運作體系,一方面表現出鏈條參與者眾多,呈縱、橫向交錯狀態;另一方面供應鏈節點間的銜接極其重要,但容易受到內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故缺乏牢固性。
2.建設成本高、規模大、專業性
要求高、資產專用性強冷鏈供應鏈不僅各個節點建設投入成本高,建設規模表現在基礎設施和設備較大,而且其運作的專業化程度高才能確保生鮮品低溫下的品質安全,加之冷鏈資產的專用性遠高于其他物流領域,而且冷鏈供應鏈全鏈條能耗控制要求程度高。
3.各環節具有更高的組織協調性
首先,各環節協同合作以保證冷鏈供應鏈的正常運轉,對各成員的組織協調性要求更高,要做到各環節無縫對接必須做好上下游組織之間的有效銜接;其次,基于上述冷鏈供應鏈各環節缺乏牢固性,因而其運作風險較高,需要更高的組織協調、協同和協作,以降低運作風險。
4.對網絡信息技術有較高的要求
正是冷鏈供應鏈的協作體系復雜多樣,需要現代化的網絡信息技術支撐以確保運作準確無誤,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技術賦能與助力,以提高鏈條整體運作的高效率、高效益、低成本、低費用的良好狀態。
(三)冷鏈供應鏈體系
1、冷鏈供應鏈體系強化
我國自主可控的國內供應鏈循環體系,是維護和提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基礎。
一國本土的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不僅體現在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方面,更全面體現在相關產業鏈供應鏈中的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自主能力體系方面,以及從基礎研究環節到應用基礎研究再到工程化產業化環節的創新鏈與產業鏈相互融合體系方面。
就冷鏈供應鏈國內外循環體系而言,因起步晚欠賬太多,所以需以國內市場循環為主體,追趕國外發達水平,就需要雙管齊下,做好國內大循環基礎上,實施高水平開放策略,盡快融入全球冷鏈供應鏈體系當中,縮小與國外之間的差距。架構完整的冷鏈供應鏈體系,如圖2所示。
2.冷鏈供應鏈體系重構
對照雙循環戰略的目標要求,冷鏈供應鏈體系亟需重建或重構,結合我國實際,需從核心層、次級層、關聯層、邊緣層及境外層等5個層級進行重新架構,它是一個紛繁龐雜的全球冷鏈供應鏈綜合系統,如圖3所示。
(1)核心層。包括農產品原產地、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預冷倉庫、第三方冷鏈企業、批發市場、食品加工生產商、冷鏈物流中心、冷鏈物流園區、商超、便利店及生鮮電商等。
(2)次級層。包括生鮮海外倉、區域中心冷庫、前置倉、社區微倉、區域云倉、機場空港、港口碼頭、公鐵陸港、邊境口岸、甩掛場站、公共信息港、第四方冷鏈服務商、貨運代理商、社區團購、中央廚房及酒店餐飲組織。
(3)關聯層。主要包括冷藏運輸裝備、冷鏈倉儲設施/設備、制冷設備、加工包裝設備、裝卸搬運設備、智慧冷鏈裝備、信息服務、軟件開發/外包、包裝器具及材料等服務提供商,此外還包含冷鏈供應鏈服務集成商、冷鏈服務中介機構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組織。
(4)邊緣層。包括水、電、暖、氣等能源供應商、建筑工程、通訊、互聯網、金融保險、風險投資、冷鏈地產開發、冷鏈海外代理、多式聯運等服務服務商,以及冷鏈技術裝備研發機構、育種及推廣機構、農業科學、食品及營養科學等研究機構。
(5)境外層。包括海外各類農產品/食品生產商、產后預冷、分揀及包裝商;農產品/食品流通商貿組織、冷鏈生產加工商、冷鏈運輸商、冷藏冷凍儲存商、國際冷鏈多式聯運商、冷鏈配送服務商;農產品/食品冷鏈物流通商口岸(港口碼頭、陸港及空港等)、冷鏈物流信息網絡運營商、冷鏈物流裝備提供商、冷鏈物流生產性服務商;農產品/食品電商、冷鏈中心及園區、冷鏈物流貨運代理商、冷鏈物流船舶代理商、冷鏈物流報關報檢代理商及行業商會等組織。
來源:中冷聯盟秘書處
往期推薦
干貨!城鄉冷鏈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專項債券申報要點分析
安徽省冷鏈物流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印發!速看→
冷鏈大數據時代將至,企業降本增效必由之路!
設為星標★,更多精彩第一時間呈現↓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總投資約1.2億元!預制菜加工及冷鏈供應鏈項目簽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