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通達之后再迎EMS,有人先進有人猛追,冷鏈市場硝煙已起
冰山之下,熱火朝天
昨天,EMS宣布與安鮮達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生鮮消費地倉、產地倉配送等方面展開全方位的深度合作。生鮮冷鏈市場再迎對手,這個藍海下幾乎已經聚齊了國內快遞企業。
但目前國內冷鏈情況到底如何,未來的市場版圖會出現怎樣的格局?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
冷鏈現狀:需求大政策好,但企業匹配度低
今年7月12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在全球冷鏈峰會上發表講話,點出了中國冷鏈物流的現狀,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首先,冷鏈商品旺盛的消費需求催生了市場規模擴大。隨著網絡發展和購物習慣的改變,生鮮電商市場迅速崛起。因此幾年間各家快遞公司也開始通過各種方式進入冷鏈領域,冷鏈物流總額也達到了2400億元。迅速擴大的規模也讓冷鏈物流整體水平在提升。如果以冷庫和冷藏車作為指標的話,冷鏈物流在近幾年一直保持25%左右的增長速度。
其次,國家政策的出臺、標準的指定與完善讓冷鏈發展環境持續利好。財政部、商務部的《關于中央財政支持冷鏈物流發展的工作通知》提出在標準化、信息化、基礎設施、人才培養四個方面給予資金支持;發改委發布《肉與肉制品冷鏈物流作業規范》、《道路運輸食品冷藏車功能選用技術規范》等標準。冷鏈物流在獲得強勁的“發動機”后駛上了政策和標準鑄就的“高速公路”。
但國外相比,我們的冷鏈物流行業還存在著行業集中度不高、基礎設施分布不均衡、標準約束力不強、運行成本高等問題。與行業整體發展類似,冷鏈也處于整體高速前進,但小問題不斷的境地。目前整個領域尚未爆發出較大的矛盾,企業之間也處于積極布局的摸索期,但從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一旦有大量資本進入或者相關技術突破,平靜必然會被打破。
發展形式:自營&投資&合作,孰優孰劣?
因為企業風格和運營形式的不同,每家對于冷鏈有不一樣的發展方式。我們可以簡單的分為“有飛機黨”和“無飛機黨”。
對于擁有40架飛機的順豐,是目前發展最好的,涉及冷鏈中的醫藥、生鮮多個板塊。每年在對應時節推出“XX生鮮寄”活動,利用飛機的時效優勢搶占了大多數的市場。圓通在浙江嘉興建航空基地,聯通航空運輸線路,并且在8月底購入第六架全貨機,全力補足航空運輸能力。他們在冷鏈業務上都屬于自營。剩下沒有飛機的,申通投資成立申雪、EMS與生鮮平臺合作、中通與高鐵合作,各有各的玩法。
但就這三種形式而言,在未來的發展中是否會產生不同的效應?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自營與投資可以理解成(母)企業自身獲得相應技術和渠道。以后的冷鏈技術、設備更新都是企業的財產之一,企業有絕對的決定權。而合作的話只是借用別人的渠道和技術,雖然從成本投入上看遠遠低于前者,但實際上對企業長久的發展不利,會陷入后期實力不足的窘境。
其次,冷鏈雖然發展勢頭強勁,但目前不會成為主營業務這是肯定的。因此自營企業中,承接業務時資源重心必然不會向冷鏈過度偏斜以保證其他業務的運轉。而投資與合作則能有更好的表現,因為承接冷鏈業務就是它們存在的原因啊。趕上冷鏈業務旺季,就算運輸速度再快,運輸量如果不能跟上勢必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對企業營收、口碑等都會產生沖擊。
最后,自營與投資可以將從源頭至終端的冷鏈物流全鏈條納入監管范圍,用戶能隨時查詢到物流信息,保證運輸質量;另外相關政策的扶持也能更好的落實,完善支持體系。而合作則可能因為信息傳遞不及時導致不必要的誤會。
總結三點來看,用投資的方式發展冷鏈或許是最佳選擇。(雖然目前自營的順豐仍以體量獲勝)
未來趨勢:精細化、智能化
無論現在各家如何發展冷鏈,未來趨勢是不變的。
以生鮮為例,要保證質量,就必須保證供應鏈的每個環節都處于高效精細。從產地、倉庫、運輸途中到最后的配送,每步都要根據環境調節溫度獲得最佳冷藏效果。再加上全國地區各種因素(環境、天氣、時間等),管理必須變得越來越精細化。
精細化就會帶來成本的提高。為了維持運營智能化也是趨勢之一。利用網絡技術智能調控,減少人員管理。同時,將網絡和大數據聯通,可以實現安全可追溯、質量可監控、訂單信息可跟蹤等“附加服務”。強化冷鏈物流配送的管理把控。
冷鏈這個藍海現在呈現出的是健康、快速、穩定的發展趨勢,各方也在做出更多的嘗試,為該領域帶來更多的進步和可能性,共同推動行業專業化、標準化的進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