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 冷鏈企業如何加“數”發展
合作背景
福建HB物流有限公司, 從事其母公司A股上市集團的冷鏈物流業務,同時長期為思念、三全、安井、雙匯、蒙牛、伊利等大型生產企業提供冷鏈物流服務及物流解決方案,連續七年被中物聯評為“中國冷鏈物流百強企業”。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家頭部冷鏈物流企業,同樣也面臨著成本居高不下和效能不穩定的問題,嚴重制約著公司的進一步發展。2023年初,物流版塊負責人孔總帶著5年之內讓公司成功上市的使命開始著手平臺的搭建。如何選擇數字化供應商?這位20+多年的老物流管理有著自己的標準:我們的業務非常復雜,純軟件廠商可能都很難搞懂,所以還得選擇一家既懂物流又懂平臺運營的數字化服務商。另外還不能選擇規模小的企業,這樣后期的服務很難跟的上…就這樣我們最終通過了層篩選,開始了我們的合作。
(HB云平臺)
合作成效
1. 空駛率高VS自有車和外協車綜合調度
使用前:自有車輛運送內部業務到達目的地后,回程貨物得不到保證,往往回程放空或異地花時間等貨,運輸效率很低。
使用后:云平臺通過大數據智能算法,合理安排運輸線路和運力,實現車輛的智能調度。大大的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2. 攬項目不確定是否盈利VS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
使用前:攬項目不確定是否賺錢,成本預估不準,運輸成本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有很多項目最后是虧錢的。
使用后:通過成本分析報表,參考歷史數據,做到合理的項目報價,運作的時候通過成本控制管理、盈利分析預警等手段,保證項目盈利。
3.溫度和定位等運輸狀態無法實時掌握VS全流程監控
使用前:只能看到到達、離開時的溫度,無法掌握車輛實時動態和溫度,如遇突發事故,無法及時處理。
使用后:實現精準化在途監控、溫度異常預警等確保運輸安全。
4. 客戶信息化程度高,對接困難VS實現智能化無縫對接
使用前:客戶信息化程度高,信息化跟不上導致有些項目流失或對接成本增加。
使用后:實現任務下發、運力調度、物流運作、貨物簽收,整個物流過程的業務協作,通過接口進行數據同步,節省了大量的人力。
安徽共生眾服供應鏈技術研究院是由前安得物流總經理盧立新博士于2015年創立,一直致力于物流產業互聯網、供應鏈技術的研發與實踐,先后獲得國家發改委“中國互聯網+行動百佳案例”、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工信部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企業等省部級榮譽40多項。主要產品有網絡貨運平臺、智能運輸平臺、智能倉儲平臺、無船承運人平臺等。歡迎物流行業的朋友們交流,共生共贏!
聯系方式吳飛 15395315093— 往期精選 —共生物流SaaS平臺榮獲2023年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典型產品和解決方案
共生科技榮獲安徽省優秀民營企業
董事長盧立新省政協會建言引眾多媒體關注點分享
點點贊
點在看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