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包裝”何時能“輕裝上陣”?
東郊河北石家莊的張先生近日遇到了一些浪漫的苦惱,家人從家鄉寄出了很多生鮮,看著包覆得嚴實、套了里三層外三層的袋子,他有點困惑。他對記者這樣說:“收到家里寄出的包覆很高興,但是拆袋子可太麻煩了,大號的袋子里面裹了一層厚厚的塑料膜,用刀片固定住,里面是泡沫塑料箱,也被刀片纏得緊緊的,確實是很結實,但是也太節省了。”
張先生經歷的事情在寄快遞時經常發生。保護功能是快遞外包裝的功能,在遠距離的運輸過程中避免因搬運、擠壓等造成的破損。同時,快遞外包裝還肩負著保持商品美觀、贏得買家好感的作用。有調查顯示,我省快遞業每月產生超過900億噸紙漿和180億噸的塑料廢棄物,給環境保護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施策外包裝環境治理久久為功我省早在2009年就頒布相關政策,對快遞外包裝展開工作方案環境治理,后續也頒布了一系列政策進行規范。2020年9月中國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目標,倡導以“環保、環保、低碳”為生活方式,加快減少碳排放步伐,同時實現經濟發展和環保結構調整同步進行。今年,國家郵電局賡續前行,在2月22日召開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實施環保發展“9218”工程建設,加快大力推進快遞外包裝環保低碳結構調整,到年底同時實現B2C貨物不再二次外包裝比例達至90%,深入大力推進過分外包裝和塑料污染三項環境治理,采用可循環快遞外包裝的電子郵件貨物達至10億人次,廢舊F83E43Se質量完好的瓦楞袋子8億個。政策頒布后,各地郵電局號召,廣東、山西、黑龍江等多個省市紛紛對快遞外包裝做出相關規定,例如限制打包所采用刀片紙的寬度、減少采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外包裝袋的比例等……
隨著B2C飛速發展,我省快遞業務規模一路突飛猛進,從2006年的10億人次增長120倍,在2022年達至1200億人次。據國家郵電局數據發布,今年1-4月,郵電行業寄遞業務規模累計順利完成468億人次,同比增長13.7%。其中,快遞業務規模累計順利完成371億人次,同比增長17.0%。龐大的快遞業務規模在推動經濟騰飛的同時,帶來了巨大的環境污染問題,造成了大量可廢舊資源的節省,采用不可廢舊的刀片每月可繞赤道425圈。廢舊1噸紙漿大約可生產0.85噸新生紙,可以挽救17棵大樹,節省3立方米的廢棄物填埋廠空間,少用純堿240公斤,減少造紙的污染排放75%,節省造紙能源消耗40%-50%,而每張紙至少可以廢舊兩次,我省的紙漿廢舊率僅為20%-30%,每月流失紙漿600億噸,相當于節省森林資源100萬-300萬畝。
號召彰顯民營企業責任擔當由粗放式轉向集約式發展循環經濟,是快遞外包裝行業面臨的重大問題,需要快遞民營企業在其中承擔重要責任。民營企業廢舊舊的外包裝箱,一部分可以直接借助,另一部分可以集中處理節省成本。
京東物流自2016年啟動袋子廢舊計劃,廢舊范圍覆蓋全國京東快遞站點。京東物流循環外包裝業務充分利用正反向一體化物流體系順利完成廢舊和循環借助,快遞員當面簽收后帶回網點后經由反向回程車返回倉庫再次借助。為落實“9218”工程建設,京東物流大力推廣原廠直發外包裝,頒布平臺激勵措施,引導上游品牌民營企業從源頭上進行環保外包裝結構調整,出廠外包裝和快遞外包裝采用一體化結構設計;充分利用大數據和算法進行外包裝選改型優化和耗材智能推薦,提升外包裝空間借助率,避免過分外包裝;研發新型外包裝材料替代傳統一次性塑料,比如以紙代塑和循環快遞外包裝袋;積極開展C端循環外包裝共享資源試點;鼓勵快遞員廢舊袋子再借助。
“京東物流未來將會推行標準化循環箱和共享資源廢舊模式,建立末端廢舊基礎設施解決空箱廢舊的難題,由三方循環外包裝服務平臺廢舊后統一調配資源同時實現循環外包裝快速周轉。”京東物流青流計劃項目負責人段艷健在接受現代物流報全媒體記者采訪時這樣說。
在“十三五”期間,中國郵電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郵電)全面啟動環保行動,積極開展環保外包裝、環保運輸和環保金融三大工程建設,積極開展環保B2C、環保建筑等六項示范行動,持續完善環保發展體系。今年以來,中國郵電發布《環保郵電“十四五”發展規劃》,要求推動行業發展“9218”重點工程建設,深入大力推進過分外包裝和塑料污染三項工作方案環境治理,采用可循環外包裝的電子郵件貨物全國達至1億人次,廢舊F83E43Se瓦楞袋子全國8000萬個。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