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數平化轉型,助力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十四五”的到來,建筑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機遇與挑戰并存。既存在城鎮化率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利好政策層出等發展利好因素,同時也面臨著勞務成本增加、房地產行業發展放緩、勞動力供給不足、數字化和標準化程度較低等制約因素和挑戰。
“時代變局背景下,中鐵物貿深刻感受到改革整合加速、外部采購聯盟和落實新發展理念要求等對于企業長期快速發展所帶來的挑戰。”近日,中鐵物貿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物貿”)總經理陳金亮在辦公室接受了《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的專訪,他表示,挑戰中亦蘊含機遇,“作為中央企業,我們需要在變局中把握大勢,做到準確敏銳研判,全面科學地厘清發展思路。只要中鐵物貿始終堅持做好為主業、為行業生態鏈創造價值這篇大文章,積極服務主業和行業發展,加速轉型升級、加力改革創新、加快發展壯大,就可以實現自身的快速發展,并助力建筑行業實現長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前不久,國務院國資委明確指出,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行業引領力、全球影響力的供應鏈企業,通過標準引領、數據互聯、生態構建等方式,打造一批整合力強、協同性高、輻射面廣的供應鏈平臺,有效發揮中央企業在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頂梁柱和壓艙石作用。
(中鐵物貿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金亮)
01
打造集物網,凸顯數平化轉型成果
作為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鐵”)全資子公司,中鐵物貿是中國中鐵旗下從事供應鏈管理和物資貿易的企業集團。為積極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國資委的相關要求,中鐵物貿近年來主動擁抱“互聯網+”,持續推進“數字中鐵,智慧物貿”戰略,并取得顯著成果。
5月31日,中鐵物貿即將正式上線建筑行業供應鏈集成服務平臺——集物網。“‘載萬物、集大成’,打造國際的建筑業供應鏈集成服務平臺,是中鐵物貿落實***總書記關于“數字中國”戰略重要指示、踐行中國中鐵數智化轉型的重要嘗試和階段性成果”。陳金亮介紹,打造集物網同時也是中鐵物貿“十四五”期間的核心戰略目標,是推進數平化轉型的關鍵一招。
如果將時間的齒輪向前撥動三年,中鐵物貿是從2019年就有了向數平化轉型的決心。由此,中鐵物貿在線(平臺一期)于2022年上線并運營,并已實現與攀鋼、韶鋼、陜鋼以及金隅冀東水泥等國內10余家大型上游資源廠商的系統對接,引入上線客戶總數突破2000家,實際開展業務的客戶超過1800家,接入率超過90%,鋼材、水泥交易量分別突破200萬噸和400萬噸,平臺上線首年所服務的線上業務總額便突破240億元。
“基于平臺一期的運營效率,我們很快就實現了中鐵物貿八大區域公司以及70余個區域經營中心的全品類管控、全方位服務、全覆蓋網絡的供應鏈服務。”初嘗平臺化運營“甜頭”后,中鐵物貿進一步加快了數平化轉型的腳步。與此同時,中鐵物貿黨委意識到,要想充分激發集物平臺在建筑業大宗商品全流程供應鏈服務能力,不僅要服務于中國中鐵系統內部,更要將服務拓展到外部市場。
隨即,中鐵物貿開始了集物網(平臺二期)的研發。經過為期一年的潛心打造,集物平臺二期橫空出世。據介紹,集物網平臺主要任務是完成“一平臺、兩中臺、三門戶、四交易、五服務”的“12345”的核心能力構建:一個平臺即集物平臺;兩個中臺即通過構建業務中臺與數據中臺,實現各門戶核心業務能力與服務能力的共享;三大門戶即建設“集物網、魯班工業品、物貿在線”三個獨立前端門戶主頁;四類主要的交易模式包括終端直采、現貨(自營與聯營)、產能預訂、商家直營等在線交易服務模式。
此外,集物網平臺更是根據建筑業供應鏈的特點,自主設計研發了覆蓋倉儲、物流、供應鏈金融、快捷采購服務、資訊服務在內的5種供應鏈綜合配套服務模式,從而實現其自身對建筑行業采購與供應鏈服務能力的數字化與平臺化集成。
截至目前,中鐵物貿打造的集物平臺已經覆蓋到鋼鐵、水泥、工業品、建筑輔料等全品類的綜合性大宗商品交易平臺,這也是基建央企范圍內為數不多能夠集成如此多功能的電子化供應鏈采購交易平臺。2022年8月,經過中國中鐵批準,中鐵物貿注冊成立了三級公司——集物科技公司,專門負責集物網的運營工作。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