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聞|2000年前的山東燒烤和現在如出一轍!古人“擼串”全過程曝光
最近,“燒烤”又登上熱搜榜單!
今年三月,最火的莫過于“山東燒烤”。
小餅烤爐加蘸料,“靈魂燒烤三件套”!
圖源/齊點淄博
作為“被低估的燒烤勝地”,
山東的燒烤歷史已有2000多年之久,
有圖有真相!
今天,就帶你了解我們歷史悠久的“燒烤文化”:
在山東臨沂五里堡出土的漢畫像石上,就曾出現過燒烤的畫面。
考古專家在魯南臨沂市內五里堡村出土的一座東漢晚期畫像石殘墓中發現兩方刻有烤肉串的畫像石,
經研究發現這兩幅畫中所見的人物形象皆漢人,
他們烤的肉串是牛羊肉串。
△ 臨沂五里堡漢畫像石——《庖廚圖》中,正在燒烤的庖廚。
2000多年前的漢代人,
把羊肉、牛肉、雞肉、魚肉切成大塊,串在籖(qiān)上,
架好“燔(fán)爐” 點燃桑木炭。
一手執串,一手扇風,等待美食出爐。
△ 臨沂五里堡漢畫像石——《庖廚圖》中,還有雙人燒烤的畫面,其中一人燒烤,另一人持扇扇風。
這些場景,已經和現在的燒烤相差無幾。
而且,在株洲博物館里珍藏的“鐵炙爐”,
也和《庖廚圖》相互印證。
“鐵炙爐”實物圖。
長方形鐵爐是王莽時期用來制作燒烤的鐵爐,距今約有2000年的歷史。
該爐長45厘米,深15厘米,一端呈圓弧狀,底部有四足。
經對照發現,這件鐵爐與漢代《庖廚圖》上古人烤肉的器物極為相似。
一說到吃,專業級吃貨網友們不淡定了:
在山東諸城前涼臺漢畫像石上的《庖廚圖》(拓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古人宰羊、汲水、切菜、劈柴、烤肉的情景。
前涼臺漢畫像石上的《庖廚圖》(拓片)
在廚房中掛有豬頭、豬腿、鳥、兔、魚、鱉等各種家畜野味,工作場面有宰牲、做飯、釀造等多組圖像。
宰牲有捅羊、殺豬、捶牛、打狗、殺雞等。做飯有劈柴、燒火、掌勺、攪拌、汲水等。
在一組烤肉串的畫面中,有指揮者、切肉者、傳送者、煽火者、烤肉者,各司其職,忙而不亂,這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烤肉串全過程的場面圖畫。
掌握火,是人類史前時期最重要的進步。
史前人類最初看到火山爆發和電閃雷擊引起的森林大火時,是恐懼的。
慢慢地發現,靠近大火會讓人感覺暖和,還有那些被火燒死的野獸聞起來很香,比生肉好吃不少。
那時候的燒烤,是最為健康的食物——比生肉干凈,也更易消化——極大地提高了人類的身體素質和壽命,徹底告別茹毛飲血。
或是如此,人類對燒烤的熱愛就這樣刻進了基因里。
有意思的是,我們的祖先早在萬年前就開始“擼串”了!
燒烤在中國歷史悠久。
人類的第一頓燒烤,大概要追溯到170萬年以前。
如今可以考究到的是,在浙江省嘉興市的馬家浜文化遺址中,
有一件長條形燒火架,看起來像極了如今燒烤架的“祖先”。
圖源/林華東《浙江通史》
此外,在更加久遠的貴州貴安新區招果洞遺址內,
相繼發現用火遺跡51處,主要集中在舊石器時代晚期。
考古過程中發現,在1.2萬-9000年前,古人類最愛“玩火”,
考古學者們還發現了古人類“瘋狂燒烤”的“鐵證”——沁入石筍的木炭碎屑。
這是目前中國發現的用火遺存最為豐富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存之一。
招果洞遺址現場發掘圖
招果洞遺址6、7、8文化層堆積的顏色,明顯比其他層位黑,而在此期間,發生了一次重要的地質事件——新仙女木事件。該事件是一個氣候寒冷時期,持續約千年,正是在寒冷事件的影響下,居住在招果洞的古人類,在洞內開啟取暖、“擼串”等瘋狂“玩火”模式。
考古發掘現場。
“古人類在洞穴中用火,最早可追溯到至少1萬多年前。”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館員、招果洞遺址考古領隊張興龍說,這個考古發現,刷新了史前人類在洞穴中用火的紀錄。
來源:、貴州新聞網、紅網、大眾網、“諸城文旅”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網友評論等
齊魯壹點出品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