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訊 9月4日,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35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蛋制品、豆制品、方便食品、糕點、冷凍飲品等5類食品269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4批次,不合格樣品涉及微生物指標、其它指標。
不合格食品中,有1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指標問題,為蘇果超市(淮南)有限公司泉山路購物廣場銷售的、標稱淮南道和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淮南牛肉湯(方便食品),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并非致病菌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菌落總數超標說明個別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另外,有3批次食品存在其它指標問題,分別為霍山縣經濟開發區綠谷生態超市銷售的、標稱六安旺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米酥酥(糕點),六安市裕安區好易來超市銷售的、標稱繁昌縣繁陽鎮范沖汪記食品廠生產的糯米鍋巴(原味),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安徽徽客隆連鎖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蕪湖市欣然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蜜仁糕,酸價(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過氧化值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是否氧化變質。隨著油脂氧化,過氧化值會逐步升高。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用油已經變質,或者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油脂酸敗;也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經氧化,原料儲存不當,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使得終產品油脂氧化。
酸價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敗的程度。油脂酸敗產生的醛酮類化合物長期攝入會對健康有一定影響,但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可以明顯辨別出其有哈喇等異味,需避免食用。造成酸價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原料采購上把關不嚴,如原料水分過高,會加速油脂的酸敗;生產工藝不達標,如植物油精煉不到位或未精煉;產品儲藏條件不當,特別是在夏季,受氣候環境影響因素更大,易導致食品中脂肪的氧化酸敗。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已責成相關市級市場監管部門依法予以查處。淮南、六安、蕪湖等市市場監管部門已督促食品生產企業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分析原因進行整改;淮南、六安、銅陵等市市場監管部門已督促食品經營環節有關單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
不合格產品信息
(來源: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相關報道: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35期)
本文由中國食品安全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供網友參考,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有任何疑問,請聯系news@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