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物流業:承壓中勇敢前行
2022年,我國快遞物流行業在承壓中前行。一方面,我國整體經濟發展面臨巨大壓力,尤其是前三季度,在多地新冠疫情散發、能源價格劇烈波動的大背景下,快遞物流行業面臨需求不振、供給不足、預期下滑等困境,給運輸從業者帶來諸多挑戰。另一方面,快遞物流業的重要性和韌性更加凸顯,特別是在“價格戰”逐漸平息后,快遞單票價格開始穩步回升,頭部企業盈利修復超預期,行業競爭逐步由價格驅動向價值驅動轉變。
2023年的大幕已經拉開,一個零碳、高效、智慧的產業生態時代正在到來,物流將是這個時代的主角,而2023年將是這一進程中重要的一年。
01
物流需求呈現恢復態勢
2022年以來,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快遞物流行業發展增速承壓。不過,隨著“新十條”等多項疫情管控優化措施的落地,物流整體需求呈現逐步恢復態勢,對經濟的支撐作用依然較為顯著。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數據,2022年前三季度,我國社會物流總額247萬億元,同比增長3.5%,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0.5個百分點;我國物流業總收入9.3萬億元,同比增長5.9%。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2022年1~11月,我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002.1億件,同比增長2.2%;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9569.8億元,同比增長1.6%。
展望未來,在經濟發展重回正軌的大背景下,2023年快遞物流業發展將更具韌性。此外,不少研究機構也給出了積極預期。招商證券表示,短期隨著防疫政策的優化,快遞物流業務量有望持續恢復;中長期來看,快遞物流行業需求仍具韌性,新興物流市場有較大的增長空間。華泰證券也指出,快遞物流業兼具供給彈性和需求韌性,供給恢復的速度也強于大部分業態,看好行業件量增速向上修復,2023年有望超過GDP增速的2倍。
快遞物流專家、貫鑠資本首席執行官趙小敏表示,從行業走勢來看,快遞物流業預期總體向好;從需求量來看,我國完備的產業體系以及超大的市場規模優勢,為物流需求提供有力支撐,2023年社會物流總額有望實現持續回升。
02
告別低價競爭 快遞物流迎高質量發展新起點
近年來,我國快遞物流業深陷“價格戰”泥沼,特別是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快遞企業爆發的“價格戰”空前激烈,也讓整個行業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不過,自2022年以來,快遞行業低價競爭趨緩,單票價格呈現持續回升的良好局面。
進入2023年,頭部快遞物流企業紛紛開始調整競爭策略,發力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在原本的規模效應、網絡布局等基礎上,探索新的業務模式,豐富產品結構。安信證券表示,展望2023年,疫情管控優化加之國內經濟復蘇,快遞物流行業增速有望拐點回升,頭部物流企業將迎來發展新機遇。
“隨著市場秩序的規范以及《“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等相關行業政策的陸續落地,快遞物流行業以價換量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2023年的物流市場有望走上良性競爭的軌道,企業之間的競爭也絕不再是單方面的競爭,信息化程度高、智能協調效率高的快遞企業將更具競爭力。”物流行業專家、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孔震指出。
“如今,快遞物流市場已進入優化調整階段,物流企業不僅要看重眼前利益,更要關注未來發展,堅持自己最擅長的,提供個性化、一體化、全球化服務,推動產品分類、服務分層,不斷升維業務模式,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向綜合物流供應商轉型,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發展。”趙小敏指出。
對于2023年快遞業務量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趙小敏表示,除內循環和消費刺激外,產業聯動、城市群建設、鄉村振興、農產品進城等方面亦是重要抓手。
03
并購整合提速 快遞物流巨頭競爭白熱化
隨著快遞物流行業從份額之爭逐漸轉向綜合服務之爭,對于快遞物流企業而言,避免重復建設,優化管理、提升效益,已成為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的關鍵。因此,在行業景氣度逐步恢復的當下,頭部企業的收購兼并動作開始頻現。
2021年,快遞物流企業密集上演“合縱連橫”的大戲,從德邦、韻達“抱團取暖”,到順豐控股嘉里物流,再到極兔收購百世快遞,以及物流領域“國家隊”的誕生,物流行業開啟了新一輪競賽。
進入2022年,快遞物流行業又吹響了新一輪兼并重組的號角。7月,京東物流宣布完成收購德邦控股股本權益的相關交易,收購之后,在當前國內快運市場排名前六的企業中,已有三家屬于京東陣營。2022年6月7日,公路貨運行業IoT SaaS服務商G7物聯與易流科技宣布合并,并已完成首階段業務整合。在業內人士看來,雙方的強強聯合,對于正從“汗水物流”向“智慧物流”轉型的公路運輸行業而言,可謂是一大利好,也給智能物流發展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
在業內人士看來,2023年快遞物流行業并購整合將會進一步提速。因為在“大吃小”、“快吃慢”的時代,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抵御外敵;只有加強合作,才能在發展上“快起來”。
“可以預見,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作用下,2023年快遞物流行業將進一步向集約化和專業化發展,未來頭部企業的收購兼并動作將會更加頻繁,市場格局將進一步優化,從而推動行業加速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趙小敏說道。
對此,孔震表示,未來一段時間內,快遞物流行業將呈現多種態勢:一是快遞行業將加速資源整合,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綜合性快遞物流企業;二是隨著產業鏈、供應鏈的快速發展,高時效的供應鏈將推動快遞公司加速向綜合性服務平臺轉變,即基于數字化產業鏈物流需求,提供高效的一體化供應鏈服務;三是在大平臺、統一的物流監管政策背景下,數據開發、技術共享將成為現實。
04
物流行業邁入數智化新階段
隨著大數據、5G、云計算等新興技術的蓬勃發展與廣泛應用,物流行業向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大勢所趨。近幾年的“雙十一”和“6·18”電商大促期間,包裹“分鐘達”、“當日達”的背后,也離不開智慧物流的持續賦能。
不僅如此,隨著數字貨運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政府也開始注意到該行業的發展潛力,進而出臺了一系列相關鼓勵政策。
“近年來,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無人化等手段的助力下,快遞物流企業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得到極大提升,這也讓物流配送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孔震認為,提升服務效率,給消費者帶來良好體驗,數智化技術賦能必不可少。2023年,快遞物流行業智能化轉型趨勢將更加明顯,企業將利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盤活物流生態鏈上的每個環節,使其運轉更加充分、高效。
趙小敏認為,2023年,隨著產業鏈、供應鏈的持續發展,高時效的供應鏈將推動快遞物流企業加速向綜合性服務平臺轉變,即基于數字化產業鏈物流需求,提供高效的一體化供應鏈服務。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國物流市場仍存在“小、散、亂、差”等問題,絕大多數物流企業的數字化基礎薄弱,數據信息呈現碎片化、孤島化。對此,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指出,雖然我國物流數字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發展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一是部分企業對數字化轉型的意義認識不足,甚至是為了“趕潮流”,空喊數字化轉型的口號;二是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目標不明確,路徑不清晰,沒有從企業實際遇到的問題出發,導致目標與實際情況存在嚴重斷層,數字化轉型腳步受阻;三是目前我國物流與供應鏈領域數字化及數字化轉型相關標準體系不完善,沒有非常成功的數字化轉型案例,對行業指導作用有限;四是我國關于數據安全、數據確權、數據要素市場交易等法律法規還不健全,未形成法治體系,制約了數據轉變為資產的步伐,也制約了數字化的整體發展速度。
展望2023年,我國物流行業數字化發展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主要呈現以下趨勢:
一是數字化支撐物流企業高質量發展。“物流+數字技術”構成了物流行業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為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保障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安全高效起到極大的支撐作用。
二是數字化助力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數字化是實現數字交通、供應鏈金融以及搭建信用體系的有力抓手。特別是在平臺經濟背景下,通過平臺實現最優運力需求匹配,打通供應鏈全鏈條交易及運單數據,構成用戶畫像,完成信用評價,最終助力供應鏈金融落地。
三是數字化重塑物流與供應鏈新生態。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目標可以分為以下3個層次,第一是通過數字技術的應用和信息系統的建設,優化作業流程,實現降本、提質、增效;第二是保持企業內部單項物流服務、整體解決方案及配套增值服務等業務結構的合理性,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第三是以數據驅動的自主演進決策替代原有的金字塔式決策體系,推動物流企業的變革與創新,創造由物流服務帶來的價值增量。由數字化轉型所帶來的模式變革及價值增量將重構物流與供應鏈行業的產業結構,進而構建全新的行業生態。
05
快遞企業加速“出海”腳步
近年來,“出海”已成為快遞物流企業的“必選項”。2023年,多家快遞物流企業密集發布海外戰略。與此同時,國家政策層面也在不斷鼓勵快遞物流企業加快“出海”步伐。國家郵政局發布的《“十四五”郵政業發展規劃》指出,國際寄遞物流是郵政業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弱項,要求物流企業拓展海外服務布局,增強國際寄遞網絡的連通性和穩定性,鼓勵建設海外倉,同時要加快結點成網、拓寬寄遞通道、增強網絡連接;同時,還要提升跨境服務能力,鼓勵寄遞企業提升跨境干線運力和供應鏈一體化服務能力,實施快遞“出海”工程。
國際貿易政策的完善,拉動了貿易與物流需求,推動跨境物流倉儲基礎設施建設加速發展。可以預見,2023年國家將進一步鼓勵快遞物流企業“走出去”,通過自建或并購等方式,搭建海外快遞網絡,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未來,快遞物流企業要想在競爭中搶占先機,需要積極尋求‘出海’發展,提升市場競爭力,與歐美為代表的世界物流龍頭爭鋒也勢在必行。不過,從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進程來看,一個難以回避的現實是:中國物流行業的體量足夠大,但整體實力仍與國際巨頭有較大差距。”趙小敏說。
近年來,雖然國內快遞企業在積極開展跨境物流業務,但總體規模上還遠不及國際頂尖快遞企業,并且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還遭遇了“水土不服”的問題。反觀UPS、DHL、FedEx等國際巨頭,早已建立了龐大的國際市場網絡體系。另外,在無人機、無人配送等領域,國外快遞企業也已布局多年,而目前國內還處于試點運營階段。這些都是中國快遞企業與國際快遞巨頭之間的差距表現。
“2023年,快遞物流企業加速國際化進程是必然選項。對于中國物流企業進軍世界,我們不能求全責備,面對復雜的市場,競爭要在不斷試錯、調整中求得優解,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對于全球物流來說,中國力量已來。總而言之,中國物流在2023年將以品牌國際化為契機,走出國門,布局海外。”孔震說道。
06
農村物流政策紅利加速釋放
眾所周知,農村寄遞物流是農產品出村進城、消費品下鄉進村的重要渠道,對滿足農村居民生產生活需要、釋放農村消費潛力、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2023年,隨著城鄉經濟的快速發展,快遞物流在鄉村振興中的基礎作用將更加凸顯。
事實上,農村物流體系的發展一直備受國家關注。早在2014年,國家郵政局就已啟動“快遞下鄉”工程,2020年出臺的《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將農村物流體系建設納入戰略部署重點。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意見》中更是明確指出,要健全縣、鄉、村寄遞服務體系,補齊農村寄遞物流基礎設施短板,推動農村地區流通體系建設,并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開放惠民、集約共享、安全高效、雙向暢通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有服務,農產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近年來,中央一號文件也多次重點提及發展鄉村物流,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加快農村物流快遞網點布局,實施“快遞進村”工程,鼓勵發展“多站合一”的鄉鎮客貨郵綜合服務站、“一點多能”的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推進縣鄉村物流共同配送,促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
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為快遞物流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對于快遞行業而言,鄉村振興帶來的增量業務將是2023年市場發展的重點。
“2023年,快遞公司應早規劃、早行動,合理調配已有資源,最大限度實現精細化布局,提升網點自身持續‘造血’能力,形成長效發展機制,這樣才能占據主動、為未來發展贏得先機。”孔震表示。
“不過,從現實情況來看,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人口密度、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等方面都存在差異,發展農村快遞物流的條件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成都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廣應用促進會秘書長范永軍指出,農村物流體系離不開人、車、貨和場景,因此疏通農村快遞物流體系建設的堵點,提升“快遞進村”供給能力和服務質量,不能只是某個環節發力,需要統籌郵政、交通、供銷、農業等各個環節,推動資源共享和整合。“農村物流體系建設只是整個農業產業供應鏈的一個環節,未來農村物流的發展和完善,還需轉變分散的經營模式,加速產業結構升級,推動商流與物流的多業態融合。”他說。
展望2023年,盡管快遞物流業發展仍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但隨著我國新冠疫情政策的不斷優化調整,以及消費需求的逐步釋放,將為快遞物流行業持續復蘇提供充足動力。可以預見,未來快遞物流業將會更好地發揮連接生產與消費,貫通國內國外的重要作用。
文:武新苗 編輯:孫偉川 版式:李沛洋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