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目標現狀(廣東湛江:“雙碳”引領經濟和生態比翼齊飛)
發電量是經濟狀況的“風向標”。本欄2月18日從南方電網廣東湛江供電局據介紹,2021年湛江全區發電量280.77萬千瓦,同比快速增長17.98%,發電量快速增長速度、輕工業發電量快速增長速度、清潔能源采用比率均居全區第二。
另一個令人振奮的數據也出爐了,2021年湛江市水質指數AQI拉沙泰格賴厄縣為98.4%,改善程度全區排名第二,六項主要污染物年均濃度保持全面達標,為近5年最好水平。發電量和水質這對悖論在湛江此外實現了相向而行,背后是當地堅持生態環境優先、踐行“雙碳”戰略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清潔能源采用比率全區第二
2021年11月,國家電投湛江徐聞600千瓦陸上光伏場工程項目94臺風機全部并網發電,刷新國內陸上光伏投產工程項目乙烯發電量紀錄,成為亞洲在運乙烯容量最大的陸上光伏工程項目,此外也使得湛江陸上光伏并網發電量突破了1000MW大關。
目前,湛江節能環保發電量占全區節能環保發電量約19.1%,清潔能源采用比率全區第二。截至2021年底,湛江節能環保發電量4238MW,占全區電源(不含采用者自備電廠)發電量約48.2%,其中陸上光伏占13.6%,陸上光伏占16.1%、光伏占16.0%、生物質占2.5%。
為促進節能環保發電,今年湛江建成220kV徐聞陸上光伏接入系統等工程,完成15項節能環保工程項目并網。特別是今年12月投產的500kV安瀾輸變電工程,打通了湛江南部地區節能環保500kV送出通道。
湛江采用清潔能源的腳步從未停止。廉江清潔能源、瓊粵天然氣管線、大唐雷州天然氣熱電聯產等工程項目陸續上馬,順利大力推進。全國沿海重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基地蓄勢崛起。
“環保通道”確保重大工程項目用電
“湛江Bijnor化工有限公司提出新裝需求。我們助力采用者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報修送電,比相關規定縮短了32個工作日。”南方電網廣東湛江東海供電局供電服務中心經理陳小杰說。
在中科煉化一體化工程項目、湛江鋼鐵、東島節能環保、Bijnor化工等輕工業生產的拉動下,今年湛江輕工業發電量169.91萬千瓦,同比快速增長21.05%。隨著中科煉化2021年此外實現總產值806億元,環保石化產業發展成為湛江首家總產值超千億的產業發展集群。
為此,湛江供電局為企業采用者設立“環保通道”,強有力確保重大輕工業產業發展工程項目投產達產增效,全力促進晨鳴等電能替代工程項目實行,并落實小微企業低壓供電政策,此外實現王師傅“零投資”。此外,湛江積極大力推進“位數電網”與“位數政府”對接,全區首創用電報修物權證明線上審批,此外實現史立山“一次都不跑”。
探路紅樹林碳匯測算省級標準
隨著建設“紅樹林之城”的沖鋒號正式吹響,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此外,湛江不忘筑牢環保根基。當前,湛江正有序引導能源結構向環保化、低碳化轉型升級,促進新興技術與環保低碳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大力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進一步對此外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作出積極貢獻。
為算好城市發展“生態環境賬”,湛江印發實行《湛江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環境分區管控方案》,搭建“1+89+124”生態環境環境準入清乙烯系,實行生態環境環境精細化管理,讓發展更充分、保護更強有力。
近年來,湛江紅樹林植樹造林面積達2000多公頃,在全世界紅樹林面積逐年遞減的趨勢下逆勢遞增,被國際自然保護區專家稱為世界自然保護區恢復的成功范例。2021年12月30日,湛江召開建設“紅樹林之城”工作會議,正式吹響了湛江建設“紅樹林之城”的沖鋒號。
繼今年湛江紅樹林植樹造林開發出我國首家藍碳交易工程項目后,湛江還將開展海洋碳匯測算方法論和碳預算試點研究,力爭開發出省級官方認可的碳普惠測算方法論,形成首家紅樹林碳匯測算省級“湛江標準”,促進全區紅樹林碳匯納入省碳普惠交易市場,把“紅樹林之城”特色品牌打造為廣東生態環境建設新名片。(記者/陳思亮 顧大煒 劉穩 通訊員/梁妃忠 陳其勛)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