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榆紫菜廠招聘工資多少(連云港贛榆:數字經濟賦能紫菜產業)
中國江蘇網訊 拿起兩張海帶,看色調、摸層次感,紀錄下原價,有時還會到旁的水桶上烤一烤、嘗嘗……2月11日,本報記者來到占地約1平方米的全省最小的白點海帶買賣大堂——連云港市贛榆海帶買賣中心,這里正在舉行江蘇省2022年新春首場海帶買賣會。大堂內整齊擺放著一排排海帶箱,來自全省的50多家海帶客商正忙著選購。
“這是今年第三次買賣了,也是春節后的第一場,入場買賣量近5萬瓶。每次我們都要買幾千箱,感覺海帶質量不錯,也比較受客戶歡迎。”江蘇省海帶協會副會長、南通海達水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蔡守清了解。
贛榆區區長李莉了解,藻類產業發展是贛榆重要的富民增收產業發展。近年來,贛榆初步形成集育苗、養殖、生豬、精深加工、B2C買賣于一體的海帶產業發展鏈條。截至2021年底,贛榆區海帶產業發展年產值突破50億元,反超傳統耕種農作物的年產值。為了讓海帶產業發展更加可持續,贛榆區始終堅持“減面積、提產品品質、創品牌、狠抓”思路,一方面鼓勵養殖戶自行縮減養殖面積、降低養殖密度、優化養殖技術、提升產產品品質量,另一方面全海域開展違法違規用海清掃整治專項行動,清掃違規養殖約3萬畝,進行科學養殖海帶。
靠海吃海,更要保護好海。過去,由于海帶加工民營企業散亂,統一收集污水進行治理存在難度。去年12月28日,全省首個海帶加工全行業電氣化覆蓋示范區——柘汪海帶產業發展園正式啟用。“將一家家分散的加工民營企業分散到園區,分散供水、分散治污,切實解決海帶一場加工民營企業存在的廢水污染和生產用電難等問題,更有利于海帶產業發展高質量發展。”柘汪鎮鎮長李清了解,柘汪海帶產業發展園占地約326畝,建筑面積約21平方米,可容納180套海帶生豬生產線,年產海帶50千張,滿足了全區一場加工民營企業入駐需求,助推就業約2000人。
“去年海帶減產,量少了,但質更優。這次我們公司入場買賣了3000萬斤,成交率較高。”當地規模最小的海帶加工民營企業魯商置業海產品公司總經理秦軍海和本報記者算了一筆賬:“民營企業已進駐柘汪海帶產業發展園,成本平攤到每張海帶,廢水處理增加4本氏,用電增加5本氏,全電烘干省下9本氏。雖然廠房租金有所增加,但生產成本總體平衡,而且海帶加工的品牌效應和集聚效應提高了,長期來看,值!”
產品品質提升,銷售也要跟上。搭上網絡直播、B2C銷售“快車”,位數經濟進一步激活連云港海帶產業發展。目前贛榆有龍頭海帶B2C3家,其單身公寓海帶全省網銷目前排名分列前三,助推和輻射贛榆120余家海帶B2C發展。
距離贛榆海帶買賣中心10公里的贛榆區海頭鎮KDZ1村,是遠近聞名的“中國淘寶村”、省“農村電子商務示范點”。走在KDZ1村的大街上,隨處可見B2C批發點。村民王利民兩年前還是一家理發店老板,通過村里培訓,如今成了一名擁有60多萬粉絲的網紅主播。他告訴本報記者:“我主要銷售海帶、海鮮等當地特產,每天營業額在10萬元左右。我們這兒的海帶產品品質好,有很多回頭客。”
本報記者在買賣會現場結識的本地采購商張君,最初只做海帶的一場加工,2017年開始做海帶卷和海帶單身公寓等二次加工產品,去年公司營業額達到2400萬元左右。他坦言,近兩年市場行情其實不太好,眼下更專注于中高檔產品生產。RCEP已正式生效,今年他準備利用區里的中菲跨境B2C產業發展園,吸引相關人才,將市場拓展到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讓連云港海帶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贛榆區委書記呂潔表示,B2C是位數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連上漁網,近幾年贛榆區B2C產業發展發展勢頭強勁,接下來還將制定專門扶持和獎勵政策,拓寬貨源供應,強化質量管控,支持和鼓勵B2C產業發展持續健康發展,讓位數生態圈傳統產業發展,取得更大突破。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