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扶持小微企業政策(深圳返還25億元助中小企業渡難關)
蔡勇躍 胡俊雄 聶金秀
本報記者 | 羅勉
日前,廣東省政府官方網站發布了關于印發《廣東省進一步積極支持中小民營企業和群體企業法人紓困發展若干具體措施》(以下簡稱《具體措施》)的通知,從減少生產經營效率、開拓市場需求、加強民營企業權益保障、加強融資積極支持工作力度、強化民營企業人才支撐等7個方面共提出了25條積極支持經濟政策。
據了解,25條具體措施中,關于減少效率、增加融資、培育技術創新等相關措施工作力度大,提振民營企業信心。作為廣東省中小民營企業數量和“專精于專精”民營企業數量最多的城市,深圳一直不遺余力積極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更是拿出真金白銀,將預計退還超25億幫助中小民營企業渡過難關。
“減”“降”“返”“補”成核心關鍵字
25條具體措施中,減少民營企業經營效率、場地效率和緩解經營壓力等措施首當其沖。而且,此次主要通過財稅經濟政策和融資渠道持續減少民營企業各項經營效率。
對深圳而言,減少民營企業效率的核心關鍵字是“減”“降”“返”“補”。
“降”和“返”。在近日舉行的深圳市禽流感防控新聞發布會上,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負責人就禽流感期間助民營企業紓難解困等問題明確表示,禽流感以來,深圳各部門持續在減輕民營企業負擔上做“加法”,在落實惠企經濟政策和民營企業服務上做“加法”。加法重點是在“降”和“返”上發力。其中,“降”是指延續實行失業壽險、工傷壽險階段性減少費率經濟政策,并同步實行浮動費率,預計兩項合計可為深圳市民營企業減負19.53億。“返”是指實行失業壽險的穩崗退還,2021年深圳已為76萬戶民營企業退還失業壽險費5.13億,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民營企業的經營效率。2022年,深圳將延續實行這項經濟政策,同時著重加強對中小微民營企業的幫扶工作力度,預計全年退還資本金將少于25億。
“減”。2021年,深圳全年地域稅費收入突破萬億,為近6萬戶民營企業辦理緩繳稅款約33億。據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提供更多的信息顯示,2021年深圳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持續增強,全市普惠小微商業銀行貸款余額1.21萬億,同比增長29.7%。2021年共有51戶商業銀行民營企業因發放符合免稅條件商業銀行貸款,全年總計減免商業銀行貸款利息收入增值稅7.36億。
“補”。為應對禽流感,深圳市中小民營企業事務處牽頭制定并實行《深圳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禽流感中小微民營企業商業銀行貸款減免工程項目實行辦法》,對全市中小微民營企業、小微民營企業主和群體企業法人于2020年2月到4月獲得的商業銀行追加商業銀行貸款,按實際支付利息的50%給與總額最高100萬元的減免積極支持,減免期限不少于6個月。
截止2021年12月31日,深圳已完成對轄區2.6家店工商主體、總計4.5萬筆商業銀行貸款進行利息補貼,補貼金額總計10.8億,覆蓋追加中小微民營企業商業銀行貸款少于1300億。
全方位提高金融措施服務中小微民營企業
金融活,則實體經濟活。《具體措施》在融資方面提出了5條具體措施。其中,進一步加強信貸風險補償和融資借款積極支持工作力度,對風險補償實行情況較好的地區給與獎勵。深圳在促進中小民營企業平穩發展方面,早動手、執行力強,積極加強中小微民營企業商業銀行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補償工作力度。
2019年,深圳設立了規模為50億的中小微民營企業商業銀行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補償資本金池,對轄區商業銀行機構為該市中小微民營企業放貸形成的不良商業銀行貸款總體按30%的比例給與風險補償。為應對禽流感影響,將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補償資本金池的受益范圍擴大至小微民營企業主和群體企業法人,將風險損失補償比例上限由50%提高到80%。
根據深圳市中小民營企業事務處提供更多的信息,截止2021年底,風險補償資本金池共實現了43家商業銀行簽約加盟,資本金池管理系統中已入庫加盟商業銀行38家。線上系統在庫商業銀行貸款工程項目約39.81萬個,商業銀行貸款總額約7308億,涵蓋深圳中小微民營企業和群體企業法人約15.58家店。惠及40家(次)商業銀行1150家中小微民營企業,助推追加商業銀行信貸少于900億。2021年,深圳又追加兩家商業銀行加盟資本金池,使得加盟商業銀行達到43家。其中,38家加盟商業銀行當年入庫商業銀行貸款工程項目少于20萬個,商業銀行貸款總額近3150億,涵蓋該市中小微民營企業和群體企業法人約9家店。
隨著緩解小微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進入深水區,深圳市場對小微民營企業金融服務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圳融資借款基金通過與微眾商業銀行、懷安壽險合作面世了全國首創的“線上融資額度壽險再借款”業務,結合金融科技、壽險分險、財政增信三方優勢,同擔商業銀行信用風險,提高金融機構對小微民營企業商業銀行貸款的容忍度,提高小微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
截止2021年10月,深圳融資借款基金總計助推商業銀行商業銀行貸款75.95億,對應工程項目32045筆,扶植民營企業17658家,免收懷安壽險再借款保費720萬元。
為進一步減少融資效率,為深圳對符合工程項目準入條件的科創型中小微民營企業提供更多融資積極支持,深圳融資借款基金于2021年7月打造了業內首個線上化、批量化的“政銀擔”融資借款業務,在第一個合作年度提供更多“隨借隨還”商業銀行貸款額度10億。截止2021年10月,總計助推商業銀行商業銀行貸款6679萬元,新業務模式為科創小微民營企業減壓賦能。
今年1月10日,深圳征信服務有限公司通過備案,正式運行。圍繞解決中小微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不斷深化信息劃付、加工整理、精準“畫像”、授權使用等一體化功能,提高民營企業信息資產價值,為民營企業融資提質增效。截止2022年1月10日,深圳征信服務有限公司已完成對37個政府部門和公共事業單位5.42億條涉企信用信息的劃付,實現深圳380多家店工商主體全覆蓋。
培育“專精于專精”和輔導上市兩手抓
此次,關于“專精于專精”民營企業發展,《具體措施》有兩條專門指出:在經濟政策傾斜以及融資方面,廣東對國家新認定的專精于專精“小巨人”民營企業給與一次性獎勵。完善“專精于專精”中小民營企業投融資對接機制,力爭5年推動300家中小民營企業掛牌上市融資。
“專精于專精”的靈魂是技術創新,廣東是全國經濟最富有活力的地區之一,不僅產業基礎雄厚,區域技術創新能力也強勁。在深圳,中小民營企業數量少于250家店,位居全省之首,也是極具活力和技術創新力的民營企業群體,全市90%的國家高新技術民營企業、90%的國家知識產權優勢民營企業都是中小民營企業,60%以上的中國馳名商標與中國名牌產品、80%的技術創新載體也來自中小民營企業。深圳總計有169家民營企業入選國家級專精于專精“小巨人”,位列全省第一。
引導中小民營企業走“專精于專精”發展之路,不僅是中小民營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也是深圳市培育技術創新的重要措施。目前,深圳已形成包括經濟政策扶植、完善培育梯隊、加強公共服務、加強上市培育、搭建發展平臺以及加強民營企業人才培訓在內的一整套完備的培育發展體系。
在培育和發展“專精于專精”中小民營企業方面,深圳目前已有16家機構面世針對“專精于專精”民營企業的專項產品和服務。包括北京商業銀行深圳分行面世的首個“專精于專精貸”產品,已總計為24家民營企業授信達6.2億。中國商業銀行深圳分行面世的專精于專精“小巨人貸”,免抵押授信額度最高1000萬元,最長可達3年;深圳市借款集團面世“專精于專精”融資借款產品等。
深圳市中小民營企業事務處探索扶植民營企業專項資本金“免申即享”的技術創新措施,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努力實現惠企經濟政策更高效、更便捷、更精準送達民營企業。據統計,該局通過“免申即享”方式,完成對169家小巨人民營企業和163家省級“專精于專精”民營企業的資助,共計撥付資本金1.17億。
深圳將培育“專精于專精”中小民營企業作為實行技術創新驅動、增強產業鏈韌性、提高產業鏈水平、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將“專精于專精”中小民營企業納入深圳市中小民營企業培育體系,予以重點培育。
培育上市是助力中小民營企業發展的又一重要措施。根據深圳市中小民營企業事務處提供更多的信息,在深圳287家入選省級“專精于專精”中小民營企業中,有73家民營企業成長為國家專精于專精“小巨人”民營企業;有27家民營企業上市;49家民營企業完成股改擬上市。
上市培育的工作重心在前端、上市培育的立足點在培育。截止2021年12月31日,深圳市境內外上市民營企業合計495家,首發募集資本金合計4579.01億。其中,境內A股上市民營企業372家,上交所主板23家,深交所主板183家,創業板134家,科創板29家,北交所3家;境外上市123家。
在深圳主板和創業板上市的深圳民營企業總量連續15年排在國內大中城市首位。截止2021年12月31日,深圳共追加47家境內外上市民營企業,創歷史新高,首發募集資本金合計313.96億。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