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會設項(杭州亞運會前即將啟用的這個“巨無霸”工程 野心不小)
2022年是杭州亞運年。4月1日,全省40數家新聞媒體記者趕到杭州,一個亞運關鍵基礎服務設施的“巨無霸”工程建設——杭州蕭山國際機場T4航廈,是他們感到高興的關鍵兩站。
T4航廈將于杭州亞運會前投入使用。有了它的接引,預計到2030年,杭州年乘客客運量有望少于9000萬人次,或將躋身單個機場全省第六。
杭州機場極速提速背后,又是一場新攀巖。
1億乘客客運量
是全省前三新“準入門檻”嗎
頭一回走進杭州T4航廈,你一定會被它的“大”所震撼。面積大,總建筑面積72萬平方米,相當于杭州機場現有T1、T2、T3航廈總面積的兩倍;
投資大,以T4航廈為主體的杭州機場三期,總投資少于300億元,是浙江省迄今以來最大的機場建設項目,少于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一期、二期投資總和;
容量大,T4航廈設計年乘客客運量為5000萬人次,遠期支撐杭州蕭山國際機場通勤能力提升至1萬人次。
放眼全省,以2030年、2050年為節點,各大城市近年來都在爭相實施機場提速。
涌金君剖析后發現,除杭州以外,至少還有5座城市在爭取在2030年進入年乘客客運量過億戰團——
上海浦東、廣州白云、昆明長水,這三座機場年乘客客運量分別總體規劃為1.3億、1.2億和1.2億;
北京、成都坐擁雙機場,預計乘客年客運量也將少于1萬人次;
深圳、鄭州、重慶、西安四座城市,將目標定在8000萬。
這也意味著,到2030年,以上五座城市的乘客客運量將力爭達到8000萬數量級,這也會是未來全省前五的入場準入門檻。
提速也伴隨著大浪淘沙。數據顯示,2021年,全省乘客客運量位列前五的機場,分別是廣州白云、成都雙流、深圳寶安、重慶江北、上海虹橋、北京首都、昆明長水、上海浦東、西安咸陽、杭州蕭山。
而受禽流感和部分城市雙機場建成影響,全省機場客運量位列這兩年變動較大。
如北京首都國際機場2018年曾創下1萬人次紀錄,位列全省第一,去年則下滑至全省第六。而去年位列第一的廣州白云,年乘客客運量僅為4023萬人次。
這場大浪淘沙仍在持續。剖析各大城市對機場的總體規劃編制工作,預計到2030年,前三或被上海浦東、廣州白云、昆明長水拿下,深圳寶安或從第三降到第八,杭州蕭山或升至前三。
從機場到機場群
能否成為區域經濟新驅動力
機場的提速,與城市發展相伴相生。杭州就是一個生動例證。禽流感發生前,杭州年乘客客運量突破4000萬人次大關,入選“全球最繁忙的機場”戰團,經濟體量和年乘客客運量雙雙進入全球50強。
未來也是如此。隨著T4航廈的投入使用,到2030年,杭州年乘客客運量預計超出南京2000萬人次,穩居華東地區第二大航空公司交通樞紐。
與此同時,杭州位列全省第六的機場貨郵客運量,將加快臨空產業、跨境貿易乃至自貿試驗區的發展。
浙江也在進一步激活機場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促進作用。
根據浙江省發展改革委、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印發通用型機場布局總體規劃,到2025年,浙江要實現通用型機場“市市通”;2035年,實現通用型機場“縣縣通”。
浙北的嘉興搶先出擊。去年8月15日,嘉興市政府官宣:空軍嘉興機場實施軍民合用改擴建工程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獲發展中國家層面正式批復。
據此前報道,嘉興機場總體規劃思路是“客貨并舉,以貨為主”,到2035年,預計客運客運量400萬人次,客運客運量120萬噸。
目前,全省僅有北上廣深機場的客運客運量少于了百萬噸。這一數量級,讓嘉興一舉填補了蘇嘉湖的機場客運空白,在長三角一體化中,搶得了匯聚資源要素的發展先機。
跳出浙江看全省,充分發揮機場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促進作用,既是地方所盼,更是國之所需。
發展中國家民航局曾明確提出,建設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三大國際級機場群,還與長三角三省一市簽訂了合作協議,充分發揮航空公司交通樞紐“新驅動力”促進作用,為長三角國際級城市群建設提供支撐。
“第三極”也呼之欲出。
今年3月15日,發展中國家民航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加快成渝國際級機場群建設,打造西部對外開放的空中大通道,這將是我國以國際級機場群建設帶動區域經濟增長的第三極。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