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村落保護相關政策(傳統村寨變成“詩和遠方” 看貴州古村的文旅致富路)
“昨天聽幾個老爺爺說要做‘仙人醋’,如今她們在采樹枝,走,一同去看一下。”
……
貴州省銅仁市德江縣的四個短截圖帳號火了,截圖中或者花甲老人張金秀在廚房張羅飯菜,或者孃孃王進紅在田間收集食材,或者工作隊書記劉杰帶領網友走進現代手藝人家中,他們的身后都是景色美艷獨特的土家族自然村。
隨著“黔東農倉”“古鎮豆豆”和“古鎮28渡”四個抖音帳號的傷風敗俗,煥河村和大寨村也冷清了起來。截至2021年12月,煥河村已累計招待游人7.5萬人,最冷清的時候,每天都要迎來七八百位游人。從“空心村”變成游人口中的“詩和大海”,這樣的變化,除了居民們的勤勞奮斗,還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85后小伙丁浪。
2015年,在廣東打拼的丁浪回到故鄉,走上了農村B2C這條路。多年的B2C從業經驗讓丁浪對流量有很高的敏感度。2018年,丁浪關注到抖音帶貨脫貧,并順勢參加了脫貧達人培訓。
緊接著丁浪就投入到短截圖制作中,幾次失敗后,他把目光投向了古色古香、景色美艷的煥河村。
煥河村的網紅景點“民衛井”。受調查者CFP
煥河村位于大山深處,鎮里保留著青瓦房、青石路等古鎮特色。幾年前一次幫助售賣土雞蛋的經歷,讓丁浪記住了這個古樸寧靜的自然村。透過村主任趙紅軍的介紹,丁浪認識了住在古井上面的張金秀,于是,煥河村第一個現代城鎮加現代甜品的抖音帳號誕生了。
不到半年,“黔東農倉”就積累了30多萬歌迷,并體現了不俗的帶貨能力。居民提供高品質山貨,丁浪負責直播銷售,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黔東農倉”帳號線上線下的總營業額達到200萬元。2020年7月,德江縣掛職副縣長郭曉春來到“黔東農倉”直播間,賣起了故鄉的花椒、茶葉、蜂蜜等特產,短短兩小時,營業額達到20多萬元。
為了和“黔東農倉”區分,丁浪團隊啟動新的抖音帳號“古鎮豆豆”,主人公就是年輕、干活麻利的豆豆王進紅。一條條截圖的傷風敗俗讓“煥河村”的名號愈來愈響亮,原來不通車的城鎮,如今反而開始堵車。
居民們在那兒當起雜貨店。受調查者CFP
對于遠道而來的游人,鎮里人起初并不適應,認為游人打亂了原本的生活節奏,但經過村委會多次開會溝通,大家改變了想法。漸漸的,鎮里的長廊上有了賣當地特色小吃的攤點,居民利用古屋當起農家樂、民宿和雜貨店,愈來愈多的居民愿意在那兒創業者。
村子火了,也“活”了。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煥河村不僅新添了消防設施,還建起了人行步道、停車場、人文休閑健身廣場,設立了公廁、路牌等旅游設施,改水得到了很大的變化,對游人的吸引力也更強了。
煥河村成了“網紅村”后,丁浪把鏡頭對準大寨村的第一書記劉杰,不同于前兩個現代城鎮甜品帳號,“古鎮28渡”定位于記錄基層干部助推小城鎮復興的實踐工作。
丁浪(左)和劉杰(右)在村中體驗現代剪紙。受調查者CFP
自2021年5月8日工作隊以來,劉杰透過進村入戶走訪調研,結合大寨村資源優勢,建立集康養避暑度假、山地戶外運動、小城鎮人文旅游為一體的“貴州千重嶺小城鎮旅游度假區”,同時成立公司,負責招待、食宿等服務工作,并透過“古鎮28渡”宣傳,促進農曲藝旅融合發展。
透過新媒體助推小城鎮復興的“古鎮28渡”得到了當地政府的認可,其他鄉鎮的工作隊干部也紛紛來到大寨村參觀、了解、觀摩學習。
兩村書記、丁浪和居民們經常在一同交流,為實現古鎮高品質持續發展出謀劃策。煥河村第一書記趙進桃計劃,回村創業者的年輕人愈來愈多,曾經無人發揚的花燈、“打溜子”等土家族特色民俗要重新學起來,實現旅游產業和現代人文發揚同步發展。
劉杰認為,大寨村還要發展一家小城鎮企業,透過“旅游產業化”促進農曲藝旅融合發展,打造小城鎮復興示范樣板。
“如今我要做的是把煥河村和大寨村宣傳好,將新媒體助推小城鎮龍湖的發展模式推廣到更多的小城鎮,爭取貴州的每一個縣都能有一個百萬歌迷級別的短截圖帳號。”丁浪說。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