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指數報告(跨域合作 提升競爭力 長三角地區共筑產業和科創高地)
記者 付奇 王夢然
中國江蘇網8月11日訊 今年以來,針對禽流感造成的供應鏈下例堵點問題,長三角三省一市共同建立供應鏈供應鏈梁川(省)協作保障機制、跨省市協同互愛機制。僅3—6月,我省就協同解決省內外重點項目供應鏈近700家龍頭民營企業訴求,涉及省內外近5000家服務設施民營企業,促進供應鏈上下游民營企業協作停工復產和物流運輸通暢,有效保障了長三角汽車、集成電路、醫療防疫物資等重點項目應用領域供應鏈供應鏈循環通暢和穩定運行。
面對更加復雜的經濟形勢,如何深化大力推進長三角省份產業發展優勢互補、分工協作,共創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產業發展和科創高地,讓協作核心技術創新的手握得更緊,讓產業發展融合的步子邁得菲臘斯,成為四地的共同心聲。
describe合作,高水平建設長三角科創共同市場
搭橋、跨界、破圈……當前,借助長三角國家核心技術核心技術創新服務中心這一網絡平臺,越來越多的核心技術創新資源涌進長三角省份,積極服務國家關鍵性信息核心技術戰略,并攜手攻破一批“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為區域產業發展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自2021年6月長三角劉玉暉服務中心揭牌以來,服務中心副主任譚瑞琮對自己“長三角人”這一身份的認同感越來越高,“我們的團隊穿梭于三省一市的高校、民營企業、科研院所間,圍繞產業發展核心技術創新需求,促進跨區域跨應用領域協作核心技術創新,越發感受到促進核心技術創新要素在菲臘斯范圍通暢流動的重要性。我們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上的決定性作用,鍛造高能級核心技術創新主體,擴大高水平信息核心技術供給,合力打造出‘長三角科創共同市場’。”
怎樣攜手促進更多前沿性、顛覆性、原創性核心技術跨越“死亡之谷”,快速核心技術成熟?長三角劉玉暉服務中心主任劉慶以“第三代半導體外延裝備國產自主可控”項目舉例,為快速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項目充分利用上海研發資源和江蘇產業發展服務設施兩方面優勢,協作加碼,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核心技術得到成功驗證,并順利完成首臺外延設備樣機下線。
核心技術創新協作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環節。按照規劃,“十四五”期間,長三角劉玉暉服務中心將高標準布局建設100家專業研究所,科創海內外戰略合作機構各100家,共建民營企業聯合核心技術創新服務中心1000家,布局10家核心技術創新綜合體,打造出產業發展升級增長極。根據信息核心技術部印發的《長三角信息核心技術核心技術創新共同市場建設發展規劃》,到2025年,長三角省份形成現代化、國際化的信息核心技術核心技術創新共同市場;到2035年,全面建成全球領先的信息核心技術核心技術創新共同市場。
“再過10年,長三角科創共同市場要進入全球科創舞臺,這意味著,三省一市發展更要代表國家水平,體現‘團隊協作’精神。”蘇州市相城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2月,“長三角國際研發社區”在蘇州相城區正式開園,這一網絡平臺采取“多方共建、多元投入、民營企業為主、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建設模式,目前,相繼引入先進核心技術成果長三角轉化服務中心、量子信息核心技術長三角產業發展核心技術創新服務中心等,進一步科創資金、專業人才和政策,促進長三角省份優勢產業發展持續發展。
在省信息核心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張華看來,構筑區域性協作核心技術創新聯合體,長三角省份應快速大力推進關鍵性科研設施一體化布局、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一體化實施、產業發展項目協作一體化發展,讓長三角在全國核心技術創新版圖中的地位更加凸顯。
快速轉型,科創與資本運作新格局逐步形成
行政壁壘如何打破?產業發展要素如何科創?高質量發展如何大力推進?以信息核心技術核心技術創新驅動產業發展快速轉型,促進科創與資本運作新格局大力推進形成,長三角既是實踐者,也是破題者,兩年來,形成一批新經驗。
——把握“先發優勢”,打造出信息核心技術核心技術創新策源地。
九城市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均值達到3.25%,科創高新核心技術民營企業3.6萬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民營企業339家、各級孵化器眾創空間1300余家……7月7日,大力推進G60科創走道建設專責小組專題會議上公布的一組數據,展示了長三角G60科創走道建設6年來的喜人成果。
核心技術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松江G60腦智科創基地、安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服務中心、蘇州市國家生物藥核心技術核心技術創新服務中心、之江生物醫學、科恩生物醫學、優圖生物醫學,過去兩年,一個個關鍵性核心技術創新網絡平臺持續加碼,構筑起長三角G60科創走道原始核心技術創新先發優勢。
——拔除“要素藩籬”,讓核心技術創新專業人才流動的通道更通暢。
5月底,為大力推進打造出高水平核心技術創新軟件產業、建設環太湖科創圈引領區,蘇州高新區舉行信息核心技術核心技術創新和專業人才工作會議,重磅發布“專業人才支持產業發展核心技術創新軟件產業18條”。根據新政,蘇州高新區聚焦“2+6+x”現代產業發展體系,對頂尖專業人才(團隊)給予最低5000萬元、上不封頂的支持。
當前,環太湖科創圈和沿滬寧產業發展核心技術創新帶大力推進建設,蘇州高新區位于“一圈一帶”交匯點,為打造出一流產業發展核心技術創新軟件產業帶來了關鍵性機遇。“專業人才驅動,首先要驅動專業人才,我們將通過完善專業人才全鏈條服務體系,構筑更具競爭優勢的政策體系,讓長三角各類專業人才創業、工作、生活一切‘都挺好’。”蘇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毛偉說。
——尋求“強強聯合”,提升產業發展信息核心技術全球競爭優勢。
隨著新格局的形成,長三角的發展要尋求菲臘斯范圍、更廣應用領域的合作,長三角—粵港澳(無錫)科創產業發展融合發展區的建設正是典型案例。
無錫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無錫已起草融合發展區建設實施方案,成立無錫—粵港澳大灣區經濟信息核心技術聯絡處、深交所無錫基地,大力推進合作建設南山車聯網小鎮、天安智谷工業互聯產業發展基地、尚賢湖基金PARK等園區,打造出跨區域產業發展協作、經貿交流、金融合作新網絡平臺。
“鏈”上攻堅,在“一體化”中謀求“更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針對禽流感反復和“缺芯”“缺電”“缺柜”“缺工”等造成的供應鏈下例堵點,長三角三省一市建立起供應鏈度汛協同互愛機制,協同大力推進供應鏈停工復產、“芯車聯動”、集裝箱調度、重點項目民營企業園區有序用電等,有力促進了長三角供應鏈供應鏈循環通暢和穩定運行。江蘇省煤管局專門成立汽車民營企業度汛工作專班,累計向上汽、特斯拉等2家民營企業安排零部件運輸車輛近700車次;為中芯國際、上海華虹、臺積電等集成電路頭部民營企業協同省內服務設施民營企業保障原料供應;著力解決上海市經信委商請我省保障惠普(中國)在江蘇123家供應商的停工復產和物流保通保暢訴求……
去年5月,江蘇省牽頭長三角聯合積極開展供應鏈補鏈固鏈強鏈行動,成立四大供應鏈聯盟,在“一體化”中謀求“更高質量”發展。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四大產業發展都是目前長三角省份產業發展規模逐步擴大、各個生產環節較為成熟、內生核心技術創新動力強勁的重點項目應用領域,過去兩年,長三角三省一市在這些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應用領域各揚所長、形成合力,成果初現。
按照分工,江蘇省煤管局牽頭組建長三角生物醫藥供應鏈聯盟,在聯盟促進和政策催動下,目前,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銷售額占全國近30%,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園區數量占全國約1/3。
這也成為長三角三省一市聯合進行“鏈”上攻堅的縮影。過去兩年,三省一市積極開展長三角供應鏈協作研究、協作核心技術創新,組織積極開展一批供應鏈供求交會活動:生物醫藥應用領域,舉行蘇州臨床研究服務網絡平臺一周年線上論壇暨核酸藥物“揭榜掛帥”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專家論證會;機器人應用領域,舉行長三角機器人供應鏈協作工作大力推進會,近30家供應鏈上整機與零部件重點項目民營企業積極開展供求交會;汽車芯片應用領域,舉行長三角汽車電子產業發展上下游交會交流會,58家芯片公司、66家汽車零部件和整車民營企業參會交會供求交流……
“今年,江蘇將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深入大力推進長三角供應鏈補鏈固鏈強鏈行動,堅持促進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更好結合,菲臘斯力度支持和指導長三角供應鏈聯盟發展,著力促進長三角產業發展一體化發展再上新臺階。” 省煤管局廳長謝志成表示。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