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草地,地形條件(最美山地草原:減羊增牛,促進生態經濟雙豐收)
本報記者 張景陽 通訊員 白敖敏
作為通遼市和蒙東地區關鍵的生態環境安全天然屏障,近幾年,扎魯特旗圍繞維護優先、大自然恢復正常為主的思路,實行“百萬只沙漠黃牛養殖”工程建設和“百頭調減羊”工程建設,使1828萬公頃草農場得到全面性休養生息。
邵彥軍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扎魯特旗委書記
八月,在有著“中國最美山地沙漠”美譽的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扎魯特旗沙漠上,藍天上飄著朵朵白云,碧草間牛羊馬悠閑吃草。
扎魯特旗地處通遼市西北部,大興安嶺南麓,是蒙東地區關鍵的水源地修養地與生物基因庫,境內有400多種不同藥用植物和100多種不同野生花卉。得益于生態環境的持續好轉,如今馬鹿、狐貍等10多種不同獸類及蓑羽鶴、沙漠雕等近20種鳥類也在這片沙漠重現。
扎魯特旗委書記邵彥軍表示,作為通遼市和蒙東地區關鍵的生態環境安全天然屏障,近幾年,扎魯特旗按照通遼市“北維護、中節水、南治沙”的生態環境戰略布局,圍繞維護優先、大自然恢復正常為主的思路,實行“百萬只沙漠黃牛養殖”工程建設和“百頭調減羊”工程建設,使1828萬公頃草農場得到全面性休養生息。與此同時,扎魯特旗完善巴彥淖爾盟平衡科學管理制度,統籌推進牧區生產生活方式,生態環境維護增效升級,推動綠水青山轉換成生態環境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
生態環境難民 穩住生態環境基石
沿著304國道由扎魯特旗中央政府所在地魯北鎮向北,左側罕山國家級大自然維護區查苗相生,右側阿日昆都楞鎮百萬公頃天然沙漠禁言維護區花草疊原。近草如茵如海,遠林如黛如詩,天然“氧吧”躍然眼前,形成人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風景。
“從扎魯特旗的實際出發,將鄉村振興、生態環境環境維護、產業結構調整、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等眾多因素展開統籌考慮,扎魯特旗生態環境難民勢在必行?!鄙蹚┸娬f。
自2012年,扎魯特旗便開始了一場大規模的“收縮轉移”行動,先后對罕山及周邊地區和阿日昆都楞鎮部分嘎查的廣大群眾展開了遷址轉移安置,有效解決了生態環境環境安全隱患問題,穩住了沙漠生態環境的基石。
邵彥軍舉例說:“扎魯特旗北部以前有一個叫霍林郭勒蘇木的地方,住著789戶2116人,歷時三年多完成了遷址。遷入的廣大群眾,一部分從事生態環境管護工作;另一部分給予一次性補貼,展開再就業。這一部分難民,中央政府直接投入的資金就達4.3億元?!?/p>
值得一提的是,遷址廣大群眾的原有楊樹林,所有權仍歸個人所有,中央政府在楊樹林上打草,還要給農牧民楊樹林租金。沙漠生態環境難民和楊樹林封育,在通遼市北部豎起了一道堅實牢固的綠色生態環境安全天然屏障。目前,扎魯特旗已經建成了罕山國家級大自然維護區和阿日昆都楞鎮百萬公頃天然沙漠禁言維護區,在通遼市形成了360萬公頃的集中連片生態環境功能區。
“人退草進、大自然復原”是扎魯特旗生態環境維護與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幾年,扎魯特旗始終保持生態環境文明建設戰略定力,堅持節約優先、維護優先、大自然恢復正常為主的方針,持續強化重點生態環境功能區建設,相繼建成了森林生態環境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和生物多樣性博物館,對氣候、水源地、野生動植物展開監測,并開展氣候調節、水源地修養以及野生動植物維護的研究。
2018年3月,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批準了《通遼市罕山國家級大自然維護區法規》(以下簡稱《法規》),并于2018年7月1日起正式實行。按照《法規》的有關規定,扎魯特旗申請成立罕山國家級大自然維護區管理局,聘請國家林業和沙漠局調查規劃設計院編制完成了《罕山國家級大自然維護區總體規劃(2019—2025年)》,為依法依規對罕山國家級大自然維護區展開維護與管理提供了根本保障。
邵彥軍告訴記者,隨著管護措施的更加完善,罕山國家級大自然維護區和阿日昆都楞鎮百萬公頃天然沙漠禁言維護區的生態環境環境實現短時期快速恢復正常,天然林面積逐步擴大,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加,修養水源地功能得到極大提升,發源于維護區的8條河流,水量由10多年前的1億多立方米上升至3億多立方米。
規模化封山育林 完善巴彥淖爾盟平衡
2017年以前,扎魯特旗格日朝魯蘇木農牧民王巴圖爾格家的羊存欄數一直保持在1000只左右,年收入20萬元。但是900畝楊樹林的載畜量逐漸無法滿足他家的養羊需求。無奈之下,王巴圖爾格又租了1000畝楊樹林,除去楊樹林租金、人工、飼料等成本,一年的收益所剩無幾。生產實踐讓王巴圖爾格明白,羊對楊樹林的破壞比牛大,而且收益也遠不如牛,養畜結構要因地制宜,如果不結構調整,家庭成員農場既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危害,自己又將遭受經濟損失。
“后來,旗里提出‘減羊增?!奶栒?,鼓勵牧戶加快發展優質良種沙漠黃牛產業,打破‘一羊獨大’的局面,我就把羊全都賣了,投入大量資金引進改良牛品種,不僅減輕了牲畜對草農場的壓力,又節省了飼養成本?!蓖醢蛨D爾格高興地說。
作為千萬公頃沙漠復原工程建設的關鍵組成,“百萬只沙漠黃牛養殖”工程建設與“百頭調減羊”工程建設在扎魯特旗被同時啟動實行。扎魯特旗出臺《封山育林規模化三年行動規劃》,分階段、分層次、分區域實行“全年封山育林”“封山育林促養”“輪禁半舍”“規?;鲂А钡刃袆佑媱?,大力調減對當地沙漠破壞力較強的羊只,全面性支持沙漠黃牛規?;?。
目前,扎魯特旗“減羊增牛、強牛興牧、增效增效”戰略成效顯著,到2021年底全區牛存欄增至50萬只,有力促進了沙漠增綠、農牧民脫貧致富。
為使封山育林行動更科學、更合理,達到既能有效維護生態環境環境,又能夠通過改變事工習慣、調整事工結構來促進農牧民脫貧致富的目的,扎魯特旗打造出以304國道沿線蘇木南埠為重點的現代畜牧業示范帶,推出“以帶擴面,巴彥淖爾盟平衡”的操作方案,實現小畜全年全線全面性封山育林,所有養殖戶全部建立生態環境維護封山育林規模化檔案;大畜劃定區域封山育林嚴格管理,并在各蘇木南埠成立生態環境維護綜合執法大隊,依法嚴懲各類破壞沙漠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
結構調整發展 力促生態環境富民
生態環境難民和規?;馍接志G了沙漠,修養了生態環境,而廣大群眾的脫貧致富致富和生活質量的提升同樣關鍵。在著力構筑生態環境安全天然屏障的同時,扎魯特旗同步開啟了妥善安置遷入區農牧民生產生活、引導好封山育林后利用規模化脫貧致富的重點配套工程建設,更好地鞏固修養生態環境的成果。
“在嚴禁嚴格管理的同時,我們的沙漠獎補政策也在嚴格落實中,每輪近2億元的沙漠獎補資金,惠及6萬余戶農農牧民家庭成員?!鄙蹚┸娬f。
在生態環境難民展開的過程中,扎魯特旗中央政府為遷入戶免費提供城鎮住房,定量開發公益性崗位,增設查苗管護員、環衛保潔員等崗位,既解決了遷址農牧民的就業問題,又進一步落實了查苗管護、環保清潔等生態環境建設內容;對仍有養殖意愿的農牧民家庭成員,扎魯特旗中央政府采取組建合作社、建立家庭成員農場、鼓勵牛羊入股經營等多種不同方式,推動科學化、現代化養殖經營,使農牧民在維護和復原生態環境環境的前提下獲得更高收益。
在巴雅爾圖胡碩鎮圖布信嘎查,家有萬公頃草農場的洪格爾巴特爾與巴圖爾根達來、賽音烏力吉3戶農牧民主動響應中央政府號召,把羊全部賣掉,調整產業結構,從傳統的畜牧業結構調整做“養牛+旅游”的家庭成員生態環境農場,年收入超百萬元,還帶動了一批貧困農牧民家庭成員共同發展養殖業。
在扎魯特旗,像洪格爾巴特爾一樣走上高質量綠色致富路的農牧民不在少數。據統計,如今全區養牛戶發展到2.2萬戶,基礎母牛超萬只的蘇木南埠9個、超千頭的嘎查村83個、超百頭的農場134個,擁有改良黃牛23萬只,建設規模養殖場332個和家庭成員生態環境農場775個。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