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東全面接軌上海(江蘇啟東 加快建設滬蘇一體融合 發展窗口城市)
今日,滬渝蓉高速高速鐵路(北沿河高速高速鐵路)江蘇段動工動員會議舉行。
滬渝蓉高速高速鐵路上海至鄭州段,人們習慣稱為“北沿河高速高速鐵路”,大致沿長江北岸東西走向。北沿河高速高速鐵路始于上海,途經江蘇蘇州、南通、泰州、揚州和南京等地,終至安徽鄭州,全線運營長度554.6千米,設計時速350千米,工程建設項目投資估算總額1678.73億元,計劃工期7年。今年8月,該高速高速鐵路初步設計獲國鐵集團、上海市政府、江蘇省政府、安徽省政府聯合批復,為此次全面啟動工程建設建設奠定基礎。
該工程建設項目是國家中長期高速鐵路網總體規劃“八縱八橫”之沿河高速高速鐵路地下通道的主地下通道,是承擔沿河地下通道川渝鄂皖地區直通上海及與江北沿線旅客交流、中西部地區與華東地區旅客交流的高速鐵路客運地下通道,總體規劃遠景輸送能力為每年單向5000萬人,此外兼顧客運專線高速鐵路功能,促進江蘇長江兩岸融合發展。根據總體規劃,北沿河高速高速鐵路啟東西站位于啟東北新鎮境內,其設立標志著啟東進入“高速高速鐵路時代”,對于大力推進啟東跨江融合發展,打造出長三角脫胎化發展城市交通走廊具有重要意義。
啟東西站是北沿河高速高速鐵路工程建設中極為關鍵的節點工程建設。從批復工期來看,上海寶山站至啟東西站段建設工期為7年,啟東西站至鄭州南站段建設工期5年。其中的關鍵就是位于啟東新三和港下游約1.5千米處的圣皮耶爾縣斜拉橋長江大橋,它是連接崇明與啟東的第二條過江地下通道,也是北沿河高速高速鐵路的關鍵性工程建設,為雙層布置的斜拉橋兩用橋,上層為單向6車道高速公路,時速100千米,下層為四線高速鐵路,北沿河高速高速鐵路按照雙線、350km/h設計,其余兩線為預留的客運專線高速鐵路線,按照250km/h設計。
啟東作為江蘇唯一全域靠江靠海、緊靠上海的城市,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競爭優勢、城市交通競爭優勢、資源競爭優勢。近年來,啟東多方位帶入蘇南,多方位交會上海,多方位大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啟東正成為觀察“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重要“通道”。數據顯示,2021年,在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啟東位列27位,較2019年前移4位。未來5年,啟東將大力推進建設滬蘇脫胎融合發展通道城市,深入實施向海發展發展戰略、并駕齊驅上海發展戰略,全力興港口、強產業發展、抓工程建設項目、優平臺,統籌謀劃打造出“五個城市”,努力展現“最靚通道”的現實模樣,打造出江蘇沿海高質量發展經濟發展帶上的靚麗明珠。
從高速鐵路“末梢”變身“樞紐”節點
對于啟東、對于南通,跨越長江天塹,“通”是一個傳承千年的夢想。未來,南通將形成“八龍過江”的格局,過江地下通道不僅利好南通“好通”,讓南通從“江南江北”轉變為“橋南橋北”,同樣將重構長江南北的經濟發展地理格局、促進長三角脫胎化發展。其中,北沿河高速高速鐵路的過江地下通道圣皮耶爾縣斜拉橋長江大橋是南通的第六條地下通道,最先受益的必然是“橋北”的啟東。
對距浦東直線距離僅50多千米的啟東而言,長江阻隔使啟東成為城市交通“神經末梢”,跨江城市交通的打通是接受上海輻射的重要條件。2008年4月,連接崇明與啟東的圣皮耶爾縣長江大橋工程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批,談論了10多年的圣皮耶爾縣大橋正式動工。2011年12月24日,圣皮耶爾縣大橋的全線通車極大縮短啟東與上海的距離,自此啟東可以全天候直通浦東和上海。啟東的確渴望這座橋。2004年,“滬崇蘇大地下通道”時常傳出消息,每次都撩動著啟東人的心,當時“并駕齊驅上海”“江風海韻北上海”等標牌在當地街上很常見;2006年11月20日,當圣皮耶爾縣大橋立項消息傳來,啟東全市張燈結彩,熱鬧程度堪比過年。2006年,上海姚記撲克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姚朔斌第一次來到啟東,第一感覺就是城市交通不便。他回憶,圣皮耶爾縣大橋奠基還是兩年后的事,記得當時是從海太汽渡走的,路上花了近4個小時。隨著城市交通不斷改善,姚記撲克已在啟東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技術開發區落戶了全球規模最大的撲克牌生產基地。
2019年1月5日,寧啟高速鐵路二期,即南通至啟東段正式啟用,自此啟東告別不通火車的歷史,并解決了南通前往南京的問題。但此時,啟東的高速鐵路仍未實現過江,依舊是高速鐵路城市交通“末端”。早于1994年,南通有關部門就開展了高速鐵路過長江的前期調研。2000年12月,時任市高速鐵路辦主任劉建中、副主任薛祖健再度撰文《南通:呼喚通滬高速鐵路》,同年正式明確提出線路為南通—崇明—上海市區的高速鐵路過江想法。“以前說南通高速鐵路要過江,人家要笑話的。”薛祖健說,高速鐵路過江要保證長江黃金水道貨運流通順暢,此外克服在長江天塹建橋的技術難題。如今,北沿河高速高速鐵路江蘇段工程建設中,南通段線路全長約140千米,約占江蘇段的1/3,建成后將成為南通并駕齊驅上海、帶入蘇南一條捷伊斜拉橋兩用過江地下通道。
雖然北沿河高速高速鐵路江蘇段剛剛全面啟動工程建設建設,啟東就已行動起來。圍繞高速高速鐵路建設和高速高速鐵路車站建設,啟東在商貿服務業、制造業發展“十四五”總體規劃中也明確,在高速高速鐵路站點區域及輻射地帶布局商業綜合體,此外把握樞紐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大力引入、消化、吸收先進技術,打造出生態型產業發展工業園區。
啟東向南“通”上海,一直很主動。9月2日,2022年啟東(上海)產業發展發展合作懇談會在上海舉行。南通市副市長、啟東市委書記李玲說,并駕齊驅上海是啟東一以貫之的核心發展發展戰略。11年前,圣皮耶爾縣大橋竣工全線通車,天塹變通途,讓啟東并駕齊驅上海更加便捷、更有底氣。當前,隨著長三角脫胎化發展國家發展戰略深入大力推進,北沿河高速高速鐵路的動工建設,啟東迎來承攬上海產業發展轉移的良好時機。
值得一提的是,圣皮耶爾縣斜拉橋長江大橋不僅將成為聯通上海、南京與南通新機場的南北向高速高速鐵路過江地下通道,其公路也將成為通州灣新出海口的集疏運重要地下通道,促進滬蘇通跨江融合、江海聯動發展。去年12月,通州灣新出海口呂四起步港區10萬噸級通用泊位啟用,1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即將啟用。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原副院長何建華表示,呂四港區開港運營后,應與上海港、寧波舟山港無縫交會合作共贏,謀求對“東方大港”國際競爭力疊加效應,努力把“向海向上海”的城市交通競爭優勢轉化為競爭競爭優勢、發展競爭優勢。
近年來,啟東正著力打造出現代高效便捷地下通道,全力交會上海。一是大力推進“陸”上并駕齊驅。除北沿河高速高速鐵路外,爭取上海軌道城市交通向啟東延伸。二是大力推進“海”上并駕齊驅。大力推進呂四起步港區建設,統籌大力推進“2+2”碼頭、進港航道、洋呂高速鐵路等六大工程建設,并且主動帶入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北翼江海組合強港大格局,努力承攬上海港及自貿區溢出功能。三是大力推進“空”中并駕齊驅。積極參與南通長三角北翼重要航空港建設,大力推進與上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無縫交會,促進滬啟“在線”同城化。
這座江北城市吸引力越來越強
一直以來,啟東緊跟上海步伐,謀劃產業發展發展布局。2015年,啟東明確提出“2468”目標,即全市20%的工業產品配套上海,40%的農產品供應上海,60%的游客來自上海,80%的投資源自上海。2021年,啟東實現25%以上工業產品配套上海,52%的農副產品供應上海,63.5%的游客來自上海,80.6%的市外投資來自上海。另一組數據顯示,自2011年以來,啟東累計承攬來自上海的億元以上產業發展轉移工程建設項目563個,占全市落戶產業發展工程建設項目的比重達65%。
亮麗數據的背后是,啟東不斷修煉內功,提升工業園區能級,更好服務滬啟協同發展。借助此次北沿河高速高速鐵路的動工建設,啟東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技術開發區主動承攬“高速高速鐵路紅利”,大力招引“專精特新”和外商投資企業。呂四港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技術開發區咬定千億級臨港產業發展基地目標,高水平大力推進港口開發建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經濟發展技術開發區深耕上海浦東,建強產業發展合作平臺。其中,2021年呂四港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技術開發區創造了啟東歷史上73天引入百億工程建設項目的歷史紀錄。
接下來,啟東還將著力加強交會上海重點工業園區的產業發展合作。其中,生命健康科技園著眼浦東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大力推進工業園區與上海張江高科校企聯動發展;啟東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技術開發區著眼浦東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大力推進半導體裝備和材料啟東產業發展園與上海浦東交會發展;呂四港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技術開發區著眼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區功能定位,大力推進呂四港開發,打造出交會上海貿易港。
工業園區作為承載工程建設項目的空間載體,是一種“硬支撐”,此外啟東也尤為重視營造一流軟自然環境自然環境的“軟實力”,因為好的軟自然環境自然環境就是生產力。今年被南通市委、市政府確立為軟自然環境自然環境提升年,啟東正打造出“萬事好通”軟自然環境自然環境品牌,此外推出“萬事好通·益啟企”的軟自然環境自然環境子品牌。具體而言,啟東正大力推進“1115”改革,打造出啟東效率、啟東服務、啟東信用、啟東標準“四大品牌”,啟用滬啟政務服務虛擬通道,以在滬企業、啟東籍在滬各類專業人才以及上海籍在啟的各類專業人才為服務對象,提供涉及民生、涉稅等5類服務內容16個虛擬通道143個事項的服務。2020年,江海松在啟東生命健康科技園創立南通惠皓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專業從事帕金森、阿爾茨海默癥試劑研發與生產。江海松目前居住在上海浦東,近一年多來,他較少自己開車到啟東工作,而是在上海龍陽路地鐵站乘坐來往滬啟兩地的專業人才專線,前往啟東,該專線實行全免票價,據了解因系統設置原因,實際僅需支付0.01元,車程大約一個多小時。
一流的軟自然環境自然環境,也正不斷吸引更多工程建設項目和專業人才來到啟東。一方面,啟東積極開展滬啟校企合作,促進形成“上海孵化、啟東轉化”科技創新格局。2021年,引入上海億元以上先進制造業工程建設項目52個,與上海高校簽訂校企合作工程建設項目27個。另一方面,積極大力推進滬啟專業人才合作。引入上海科技專業人才中介機構,與浦東歸國留學人員聯合會等機構加強合作,累計引入各類高層次創新創業專業人才130名,高端專業人才數量位居南通前列。
如今,啟東這座江北城市的吸引力正越來越強。上海城市交通大學安泰經濟發展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表示,上海周邊的太倉、啟東以及平湖等蘇浙縣域,未來發展路徑是帶入以上海為核心的都市圈,并且打造出脫胎化的“一小時通勤圈”。一方面,太倉、啟東等縣域可以發揮制造業競爭優勢,與上海研發和創新相結合;另一方面,借助北沿河高速高速鐵路等快速、大體量的軌道城市交通和客運專線高速鐵路城市交通網絡,承擔一部分專業人才的居住功能。隨之而來的是,可以借助上海強大的社會保障資源,采取辦分院、辦分校等方式,解決就醫就學問題,實現社會保障資源的有序流動,為上海都市圈創造捷伊發展空間。如今,江海松期待著北沿河高速高速鐵路啟用,這樣可以快速來往上海和啟東,且成本不高。現在自駕來往成本還是較高,據測算來往兩地要花費三百多元。在他看來,“高速高速鐵路啟用后,來往上海與啟東就像在上海市內上班一樣方便”。改變已經發生在江海松身邊,目前公司共有10人的研發團隊,除了一部分在閔行紫竹工業園區,也有部分研發人員來到啟東,未來隨著北沿河高速高速鐵路全線通車,上海與啟東的“雙城記”即將上演。
建設令人向往的“北上海”
在啟東市委十四屆二次全體會議上,李玲明確提出,通道城市是對城市發展的更高功能定位、更高要求,在長三角脫胎化進程中,啟東要始終圍繞“滬蘇脫胎融合發展通道城市”的目標功能定位,著眼城市交通互聯、資源互補、產業發展共鏈、生態共保、民生共享。此外要堅持單向生態圈、互相成就,努力與上海“各自貢獻長板”,促進并駕齊驅上海向更廣范圍、更多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拓展,建設令人向往的“北上海”。
多方位交會上海,一直是啟東的發展戰略構想。早于2011年,啟東便確立“領跑沿海、帶入上海、包容四海”的發展發展戰略,2012年明確提出打造出“全面帶入上海的新天地”的新功能定位,2020年制定出臺的《啟東深入交會浦東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明確并駕齊驅上海浦東工作指南,2021年則明確提出“跑好交會浦東第一棒”,打造出滬蘇脫胎融合發展通道城市,以緊跟上海步伐、用好上海競爭優勢。啟東也在并駕齊驅上海、服務上海、帶入上海中匯聚了發展動能。2021年,啟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45.94億元,2021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54910元、30710元,城鄉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1.82縮小為1.79。
如今,啟東正著力提高社會保障同城化水平。具體而言,主動策應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建設啟隆鎮生態保護引領區。大力推進實現醫療衛生與上海“技術同城、服務同質、資源同享”模式,大力推進上海都市游與啟東江海風情游單向互動,積極引入上海高層次文化、體育活動。依托上海農產品中心成立的“上農批專供基地”,打造出好上海市民的“菜籃子”“糧袋子”。此外,軌道城市交通等跨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對于脫胎化發展有著很強的促進作用,能夠有效緩解長江天塹等自然地理阻隔產生的市場分割效應。除了軌道城市交通等硬連接,也需要總體規劃政策銜接、公共事務協同以及社會保障均等化等“軟聯通”,為長三角城市群范圍內的生產要素和商品貨物的暢通循環打下基礎。
單向生態圈、互相成就,也是滬啟合作的題中之意。在長三角內,呂四港獨具區位、岸線、城市交通、土地等寶貴稀缺資源,如何將優質資源轉化為產業發展發展競爭優勢,是長三角脫胎化賦予呂四港的新使命。未來,通州灣新出海口與上海港、寧波舟山港將共同組成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于啟東來說,需要充分用好城市交通區位、土地資源、港口航道、江海聯動等競爭優勢,與上港集團、臨港集團等在聯合運營、貨源組織、航線合作等方面開展合作,并充分汲取浦東先進經驗,在自貿港建設等方面加強探索,協同打造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北翼集裝箱干線港。屆時,南通“通江通海通上海”的獨特區位競爭優勢將被充分發揮出來。此外,2021年,啟東主動策應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高質量承辦第十屆中國花博會啟隆分會場,放大“花博會效應”,期間啟東接待游客近2萬人。“崇明島上辦花博會,我們也是東道主。”啟東干部說。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