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2020年經濟發展(十年來,山東經濟發展就業導向更加突出)
10月8日,山東省委宣傳部舉辦“山東這二十年”系列主題新聞記者會第六場,了解山東就業機會和社會福利工作情況。二十年來,山東樹牢以各族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狠抓抓重點項目、攻難題、停車難題、辦試點工作、現亮點,就業機會和社會福利工作取得重大成就,有力增強了各族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這二十年,山東狠抓就業機會這一民生問題之本,作為全省唯一戶籍人口、常住人口‘雙過億’的省份,同時實現了比較充分的就業機會。”省人力資源社會福利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潘文勇了解,我市深入實施就業機會優先戰略,經濟就業機會取向更為突出,推動更為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機會的體制機制逐漸完善。我市就業機會創業工作3次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創業大學、穩就業機會重拳等先后2次入選國務院大督查典型經驗。
看總量:城鎮就業機會體量持續擴大,全市就業機會人數少于5500萬人,城鎮新增就業機會年均少于120萬人,約占全省十分之一。
看結構:城鄉就業機會格局發生歷史性改變,城鎮就業機會技術人員比重由46.5%上升到60.7%,四次產業就業機會技術人員占比由34.1:33.7:32.2調整為24.9:33.4:41.7,第三產業成為就業機會最大的“容納器”,四次產業“倒金字塔形”的就業機會結構逐步形成。
看重點項目群體: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機會困難技術人員等重點項目群體就業機會維持平穩,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機會體量維持在40萬人左右。失業者水平維持低位,城鎮登記失業者率控制在4%以內,調查失業者率維持在5.5%左右。
看就業機會質量:工資水平逐漸提升,城鎮單位技術人員工資較2012年翻了一倍。勞動者素質普遍提升,技能人才總量少于1400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50萬人,依次較2012年快速增長3.2倍和1.7倍。
社會福利是民生問題之基。這二十年,山東社會福利體系建設進入快車道,社會福利安全網進一步織密扎牢。
社保管理制度改革逐漸深化。在全省率先整合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管理制度,率先同時實現機關事業單位和民營企業醫療保險管理制度并軌,比國家要求提前一年同時實現民營企業醫療保險基金省級統收統支,建筑業新開工和在建項目同時實現社會保險全覆蓋,社會福利體系更為完善完善。
社保覆蓋面持續擴大。員工養老、居民養老、失業者、社會保險參保人數依次達到3331萬人、4633萬人、1583萬人、1997萬人,較2012年底依次增加1268萬人、232萬人、573萬人、657萬人。
社保福利待遇水平穩步提升。民營企業退休技術人員月人均養老金從2012年的1797元,提升到今年“調待”后的3109元,快速增長73%;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由每周每周60元提升至160元,快速增長1.7倍;失業者保險金標準提升至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90%,由每周每周平均680元提升到1710元,快速增長1.5倍。保障能力持續增強,養老、失業者、工傷保險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累計結余3189億,基金年度收支體量少于5500億。
社保服務逐漸優化。我市取消員工醫療保險省內轉移接續,惠及30萬民營企業員工;強化數據賦能、精準畫像,社保福利待遇發放同時實現“靜默認證、免申即享”;社保卡持卡數達到9528萬本,較2012年增加7480萬本,基本同時實現身份憑證用卡、人社交費憑卡、補貼福利待遇進卡、工傷保險結算持卡。
近年來,我市各級人社部門充分發揮社會福利助力禽流感防控、穩定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打出“減免緩降返補”重拳。今年以來,全市符合條件的22個行業民營企業和受禽流感影響地區的中小微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均可申請繳納社會保險費。截至9月30日,全市共14233家民營企業享受繳納政策,共計繳納consideration34.7億。此外,我市先后多次下調consideration率,大幅減輕單位和個人交費負擔。據統計,降低consideration率后,全市每年減輕民營企業和個人直接交費負擔約340億。
(大眾日報記者 張春曉 報道)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