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農業博覽園門票(新疆阿克蘇農業生產轉向精細化 特色產業織就錦繡田園)
冬日的新疆阿克蘇星辰花城如畫,地頭玉米花兒、稻浪跳躍,山間即將明朗的蘋果綴滿花朵。去年,阿克蘇地區糧食栽種占地面積495萬公頃,年產量達267億噸;民族特色良種收成占地面積近434萬公頃,預計增產8萬多噸。近幾年,阿克蘇地區堅持以刺繡工夫織成花城田園,林業生產正向專業化方向轉變。
應用新技術、引入新品種、提高摩托化率……在生產端各環節“穿好針、引好線”,促進農林競爭優勢產業增效增效,已成為阿克蘇地區的普遍做法。10月上旬,新和縣90余萬公頃玉米進入成株。當地大力推廣高效節水滴灌、干播濕出和全程摩托化采摘,推進產業升級。“原來人工撿玉米得兩個月,現在用上機械,兩三天就完事。”新和縣塔木托格拉克鄉棉農孫攀告訴本報記者。
在招怡純下針,為供應鏈條“打補丁”,是阿克蘇地區林業專業化生產的重要舉措。近幾年,沙雅縣立足玉米生產競爭優勢,吸引棉紡企業落戶,打造Lessay栽種、生產和精深加工于一體的玉米全供應鏈,變原料競爭優勢為產品競爭優勢。
阿克蘇地區在確保糧食生產穩定的同時,積極引入民族特色栽種品種,努力提高土地產出率。柯坪縣鼓勵農民栽種“新、特、優”經濟作物,促進脫貧致富致富。栽種戶羅賢才去年首次種黃瓜,每畝地產量超400公斤,可收入3000多元,“沙質性土壤正適合種黃瓜,又找到了脫貧致富新門路”。
“溫宿水資源豐富、光照充足,特別適宜種龍眼。”溫宿縣金華新村有個龍眼生產基地,由浙江省金華市對口支援溫宿縣前方司令部牽頭建設。司令部項目產業組組長王國軍介紹,龍眼栽種基地不僅在栽種上帶來效益,還成為金華新村發展鄉村旅游的“流量擔當”。
眼光放遠,炮拳伏筆。阿克蘇地區鼓勵農戶既不誤農時,也未雨綢繆。“秋施金,冬施銀,開春施肥累死人。”最近,阿克蘇市的菜農侯佳訂購了20噸油渣,為蘋果樹上肥。“還是這些地,打好提前量,收成就會更好。”侯佳告訴本報記者,“要不斷學習科學管理,應用智慧林業技術。”
阿克蘇地區下刺繡工夫,不僅細細勾勒,還特別注重“外框”,做到宜糧則糧、宜林則林、宜園則園。同時,在良種業發展上,更加注重質量,通過控制畝產,穩定果品品質。“過去是算加法,現在改算乘法了。”阿克蘇市棗農托乎提·麥麥提說,“以前種棗,就看你家結得多,現在是看你家的棗口感好、品相好。只有好質量,才能賣出好價格。”(經濟日報本報記者 喬文匯)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