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生物醫藥產業園有哪些(江蘇產業創新當先鋒 為生物醫藥創新破局前行)
記者 蔡姝雯 張宣 程曉琳 張琳
“如果說小分子化學藥的技術難度相等于造自行車,那大分子微生物藥的研制技術難度就相等于從零開始造兩架大飛機。”信達微生物醫藥集團高級總裁周輝談及疫苗研發時表示,藥企面臨同質化發展傾向,必須從“仿造驅動”邁向“技術創新驅動”,這是兩條崎嶇不平的公路,也是兩條突圍的公路。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微生物醫藥一頭連著發展中國家大計,一頭連著百姓民生,其發展之路也是發展中國家信息技術先鋒力量“破局前進”之路。江蘇作為全省微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急先鋒”,產業發展規模全省領先,新興產業新興抗生素研發步履不停。
沖!一場為病人生命爭分奪秒的接力賽
5年前,90后李可兒(化名)罹患淋巴瘤,絕望的她希望醫生開一些強效鎮痛藥,讓自己少一些痛苦。一次偶然機會,她進入信達微生物的PD-1抑制劑達伯舒(信迪利單抗)臨床試驗組。經過幾個療程的治療,她奇跡般地重獲新生。現在,她已經回歸幼師工作崗位并結婚生子。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發展中國家強盛的重要標志。“人民健康是微生物醫藥民營企業永遠追逐的路徑。”周輝說,藥廠人從選擇醫藥行業那一天起,就持續進行一場為病人生命爭分奪秒的接力賽。“無數病人一邊堅強對抗病痛,一邊殷切盼望好藥。迎著這份盼望不斷向前沖,幫助他們找到兩條生路,是藥廠人最大的責任和榮耀。”
與時間接力賽,創辦11年來,信達微生物開足馬力,打造出了集研發、CMC、商業化等全產業發展鏈產業布局的世界級微生物醫藥集成平臺,建成了符合中國、美國、歐盟GMP標準的6萬升產能的產業發展化基地,建立了35個產業布局亞洲的高價值管道。目前已有8個產品開建上市,書寫了令人驚嘆的疫苗研發“中國速度”。
“國內上市的9款國產PD-1單抗腫瘤抗生素中有3款為蘇州工業工業園區制造。”蘇州工業工業園區信息技術技術創新委員會副主任李霽雯介紹,工業園區注重產才融合,發力疫苗研制,近年來引進微生物醫藥應用領域中外院士團隊近30個,各級領軍人才超千人;集聚微生物醫藥相關民營企業2000余家,24家微生物醫藥民營企業成功上市;66個項目獲發展中國家“重大疫苗創制”專項支持。
從民營企業到工業園區,江蘇以優異的技術創新“成績單”成為全省微生物醫藥應用領域的“尖子生”。省信息技術廳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市共開建技術創疫苗15個,藥品注冊申報和批準數量均居全省第一;2021年又有10個Ⅰ類疫苗開建上市,排名全省首位。去年,我市12家民營企業進入中國醫藥工業百強,6家民營企業入圍中國醫藥研發產品線最佳工業民營企業,在國內上市的微生物醫藥民營企業已超60家,排名全省前列。
變!從“仿造驅動”邁向“技術創新驅動”
“十年時間,加上十億美金的投入,才有可能研發出一款技術創疫苗,這就是醫藥界著名的‘雙十定律’。周期漫長、成本高昂成了技術創疫苗研發的門檻。”信達微生物高級總裁周凱松坦言,相較于技術創疫苗研發,傳統仿造藥相對簡單,主成分結構和理化性質已經明確,其療效和毒副作用已知,但這些對于技術創疫苗來說都是未知數,因此技術創疫苗研發必然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
但要想在亞洲微生物醫藥賽道上爭得一席之地,必須從“仿造驅動”邁向“技術創新驅動”。怎樣才能在這條崎嶇不平的公路上跑出“加速度”?周輝認為,必須找準路徑進行前瞻產業布局,不斷投入研發資金、注入技術創新人才,并要有“把冷板凳坐熱”的精神。
“我們堅持聚焦大分子抗原藥,進行路徑明確的技術創新,才有了現在的脫穎而出。”周輝說,技術創新研發是實現民營企業自我“輸血”能力、從而破局的關鍵因素,為使民營企業持續保有“輸血”能力,信達微生物著力打造出高水平科學研究平臺,已開建發展中國家民營企業技術中心、發展中國家醫學中心、發展中國家博士后科學研究工作站、江蘇省技術創新微生物藥研發重點項目生物醫學、江蘇省治療性抗原抗生素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單克隆抗原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
“工藝技術決定產品質量”是藥廠行業的“萬能定律”。周凱松介紹,研發技術人員要從研發生物醫學篩選出有效抗原,并創造平衡產生這種抗原的條件,民營企業才能進行規模化生產;研發技術人員還要在工藝技術設計生物醫學里做好連接研發和生產的紐帶,并不斷促進工藝技術技術創新。“目前信達微生物有近1500名科學研究技術人員,占公司總人數的四分之一。研發技術人員的高占比保證了我們的技術創新能力和研發效率。”
面對微生物醫藥應用領域越來越激烈的國際競爭,如何“排兵布陣”迎接挑戰?周凱松表示,“立足蘇州、扎根中國、輻射亞洲,在推行供應原材料國產化的同時增效,建立以民營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技術創新體系。以技術創新為基石,走亞洲化公路,是我們的發展戰略。”
合!產業發展軟件產業“聚大軍、破奇陣”
一花不是春,獨木難成林。近年來,我市將微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列入新興產業新興產業發展和先進制造業軟件產業重點項目培育,推動微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模持續保持全省領先,目前形成“一園”“一谷”“一城”“一港”和多產業發展工業園區共同發展的產業布局,蘇州微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園、南京微生物醫藥谷、泰州中國醫藥城、連云港中華藥港,以及無錫、徐州、常州、南通等特色產業發展工業園區百花齊放。
“產業發展軟件產業創造良性競爭的生態環境,在這里,民營企業就像滾雪球一樣抱團成長。”周凱松認為,產業發展軟件產業有助于“聚大軍、破奇陣”。信達微生物所在的蘇州工業工業園區,微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鏈完備,上下游相關民營企業眾多,對于民營企業互補發展、增效來說成效顯著。特別是面對國際微生物醫藥應用領域的“資本寒冬”,產業發展軟件產業化發展可以促成上游制造商與藥企互相扶持,保證供應鏈的安全和平衡。“制造商的突破可以帶來優秀的細胞株、平衡的培養基、高載量的填料,以促進產品產量和質量的提升和價格的降低。”
此外,工業園區的微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綜合服務中心、長三角信息技術要素交易中心也給民營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服務。“特殊物品風險評估、產品審評審批、知識產權保護、研發管道交易等民營企業需求均可‘一站式’解決。”周凱松說。
今年10月,首批江蘇省技術信息技術型產業發展軟件產業建設名單公布,蘇州工業工業園區微生物藥技術信息技術型產業發展軟件產業名列其中,成為我市微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12月3日,“蘇州微生物醫藥十二條”頒布,為蘇州微生物醫藥民營企業定制“金融工具箱”,重點項目圍繞基金、債券、信貸、融資、貼息等頒布詳細舉措,成為國內首個為微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頒布的專項金融政策。
“未來,蘇州工業工業園區微生物藥技術信息技術型產業發展軟件產業將繼續在微生物醫藥應用領域沖鋒陷陣,為建設信息技術強省和打造出具有亞洲影響力的產業發展信息技術技術創新中心奮力前進。” 李霽雯說。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