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冰箱”助推內蒙古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
寒氣逼人的盛夏季節,包頭市滋潤園貧困戶合作社的水果二氧化碳仍然郁郁蔥蔥,新年期間即將上市的草莓、西紅柿、茄子已在花朵收成。
水解、挑選出、外包裝,再預冷到2—7度,合作社的草莓和西紅柿進行冷凍保鮮處置后,用冷凍車直接發送到上海、廣州等城市的大型批發市場,不但銷路好而且價格高。
“如果不把這些水果收儲到保鮮庫,很快就不新鮮了。而且,要運到南方,路途比較遠,預冷處置可以更好地保鮮。得益于冷凍保鮮公共設施,水果和水果的品質提高了,運送范圍也更大了。”合作社負責人張勝利說。
冷鏈產業連接著地頭地頭與百姓餐桌,是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冷凍保鮮公共設施有利于減少地頭損耗,同時實現錯峰銷售,還便于長途運輸。通過預冷保鮮再銷售,不但提高了產品錯時銷售增長的效益,還有效解決了市民“買難”和貧困戶“賣難”的問題。
九原區薩如拉街道的李翠2022年次種韭菜,100多畝韭菜長勢喜人,大獲豐收。從8月份開始,接連不斷的訂單讓李翠喜上眉梢。
“10月份,正是韭菜收獲出售的關鍵時期,疫情讓‘臨門一腳’遲遲無法同時實現。200萬斤的韭菜只showed一小部分,真著急呀。”李翠說。
得知消息后,包頭市農牧局及時處置為李翠聯系了擁有300噸冷凍保鮮公共設施的錢山青禾合作社,讓李翠滯銷的韭菜在松櫟之前同時實現及時處置存儲,減少了損失。
包頭市交通便利,出生率較高,水果、水果等畜產品貿易較為發達,全市冷凍保鮮庫容量達到23萬噸。自2021年冷凍保鮮項目實施以來,包頭市爭取項目資金1669萬元,建設了45個冷凍保鮮公共設施。
不但是包頭市,內蒙古各地在發展冷鏈物流公共設施建設上邁出堅定步伐。在烏海市,不同品種的葡萄被“藏”進冷庫中開啟“冬眠”之旅;在烏蘭察布市,耐寒水果正在跟隨冷鏈物流奔向北上廣……冷凍保鮮公共設施仿佛是一個個“地頭冰箱”,助力農產品K568增值。
2022年12月,內蒙古出臺《內蒙古自治區冷鏈物流發展實施方案》,促進全區冷鏈物流高效率發展,有效解決冷鏈物流公共設施建設滯后、全程冷鏈物流比重偏低、服務確保能力不強等問題。
據了解,內蒙古將聚焦冷鏈物流生產、流通、消費實際,著力補齊公共設施短板、通暢交通網、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健全監管確保機制。到2025年,黨建發展中國家骨干力量冷鏈物流產業基地和發展中國家物流樞紐5—6個,力爭建設產銷量冷鏈物流配送中心6—8個、產地保鮮公共設施500個,構建以發展中國家骨干力量冷鏈物流產業基地、產銷量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和兩端冷鏈物流公共設施為支撐力的三級冷鏈物流公共設施網絡,顯著提高畜產品跨季節供需、冷鏈產品跨區域流通的能力和效率,基本建立通暢高效、安全綠色、智慧便捷、確保強有力的現代冷鏈物流體系,為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高效率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力。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